莫菲菲的眼光放在了地方酒上。其中女兒紅與杏花春名氣最大,銷量也好,要說動老板拿錢出來砸廣告比較難。廣西離京城十萬八千裏,盛產的瑞露酒又為米酒,被莫菲菲排除在外。如此就隻剩下一個選擇——浙江金華的清風酒。
清風酒為白酒,酒液無色,清澈透明。清芳甘潤,入口甜潤、醇厚、尾淨味長,飲後如浴春風,故得名“清風”。
清風酒老少鹹宜,但由於出身不高,又沒著名詩人幫襯作詩讚美,所以銷量不尷不尬,屈居中遊。老板王得福據說為土財主出身,但是商業眼光還是比較銳利的,朝廷解除釀酒禁令後就當機立斷拿出家產開辦酒廠。到如今已有十年曆史,雖然沒有占據酒市場的半壁江山,也混了個臉熟。
這樣的“農民企業家”是值得敬佩的,他們野心勃勃,勇於拚搏,由於知識的短淺,反而不會墨守陳規,敢於不按牌理出牌。隻要他們認定你說的是對的,就敢豁出去跟你幹。浙江離京城不遠,莫菲菲決定到浙江去出差。
莫菲菲對浙江的印象停留在現代:遍地的民營企業家、東方尤太人溫州人、美景如畫的西湖、魚米之鄉、富庶的人民。對浙江金華的印象則是金華火腿。
當然這個年代還沒有金華火腿,使金華聞名的是清風酒。
她帶著自己的保鏢大雪小雪和侍從小林子輕車簡騎,還帶著幾份《京城周報》就朝金華出發了。
本著在工作中娛樂的精神,他們一路遊山玩水,三日後才到達金華。金華本為農村,後來經濟發展,務農的人開始經商,小村已經形成鎮,類似於如今“城鄉結合部”的地方。
王得福為當地大戶,經當地人指點他們很快找到了他家。
幾位“京城人士”的到訪早已驚動四鄰,和任何時代的城裏人進村一樣,莫菲菲他們周圍很快聚集了很多閑暇的人。因為是冬季,不用耕種,正無聊間的人自然要紮堆看熱鬧。
小林子從鄉間出去,在京城莫府呆久了,竟以為自己成了京城人,坐在大馬上得意洋洋朝周圍的人大方揮手,頗有衣錦還鄉的感覺。
早有好事的人去通報了王大戶,所以當他們來到他家門口的時候,他已派了管家出門迎接。
直到在客廳落座,年近五十,身材健壯的王得福王老板還是傻呼呼的看著莫菲菲,顯然不知道莫菲菲報上的《京城周報》社長是什麼頭銜,也不知道這群人來意如何,但是看著領頭的莫菲菲年紀那麼小,眼睛裏不免含有幾分輕視。
莫菲菲隻好換上他能聽懂的話:“我們莫家在京城是大戶,京城最大的妓院‘紅樓’和客棧‘如家客棧’都是我家開的,本人和小王爺等貴人很熟。”
他這才明白過來,忙說久仰久仰。那眼中色眯眯的神情讓莫菲菲明白他久仰的是“紅樓”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