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給產品打廣告的,並且廣告能馬上產生效應的正當行當,必須是利潤大且大眾消費性強的。
賭場、妓院等娛樂產業雖然利潤高,在大眾觀念裏還屬於遮遮掩掩的“下九流”的行業,萬萬不敢大張旗鼓打廣告,就是打了估計也會惹來官府的側目。
大家現在翻翻手邊的報紙或者雜誌,定會發現裏麵房地產廣告占了半壁江山。對,房產無論何時都是暴利行業。但是這個年代還沒有商品房呀,也沒有成規模的大開發商,莫菲菲隻好放棄了自己的老本行。再回想電視中經常播放的廣告:營養品、洗發水、化妝品。央視每年不是有廣告標王嗎,莫菲菲記得有一年的標王就是某某酒,花了一個多億標下CCTV1廣告時段。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釀酒需要的原料都是糧食:大米、小麥、高粱……而這些原料的價格都非常便宜,釀成酒後價格卻成幾何倍數上漲。可見,酒的利潤是非常高的。這年代洗發水等日用品還未普及,酒文化卻是源遠流長的。人人都能喝酒,喜愛喝酒,無論是朋友相聚離別還是喜慶喪事,都離不開酒。莫菲菲決定就找一個釀酒大戶來做自己的廣告主。當然為了證明廣告的效果,必須找一家小有名氣,卻又不是頂級品牌的酒。
莫菲菲做了一番調查,當時最著名的酒分為幾類:
一為宮廷酒。此類酒皆是皇上從各地名酒之鄉,調集酒匠精心釀製而成的。本朝的宮廷酒有:蒲中酒、鹿頭酒、薔薇露酒、蘇合香酒、長春酒等。這些酒用最先進的工藝釀成,並且經過改造,加進了許多珍貴的藥材,多帶“藥酒”、“補酒”性質。宮廷酒為天下酒之精華,稀少名貴,為宮廷特有,當然皇上心情好的話也會賞賜給大臣。此類酒可遇不可求,自然不需要做廣告。
二為京城名酒,即皇親國戚的家釀酒。京城是首都,又是最大的城市,經濟文化中心,達官貴人雲集。貴人善飲酒,並且需要酒來籠絡英雄豪傑、門客。既然最好的宮廷酒求之不得,又財大氣粗,當然自己釀酒啦。其中著名的有當今皇後娘家的香泉酒、小王爺家的天醇酒、邱侍郎家的瑤池酒、還有其他幾位朝廷重臣家釀的蘭芷酒、金波酒等。此類酒也是隻供私人享用,且產量不多。他們的主人並不缺錢,自然不在莫菲菲的廣告主範圍內。
三為各地的名酒。在前朝,出於控製糧食(因為釀酒需要大量糧食)的軍事目的以及攫取巨額利潤的經濟目的,酒的釀造一直由政府掌管。各地的釀酒場均被當地政府牢牢控製。到了先皇時期,為了推行商業發展,解除了這一禁令,當今皇上更是對推行商業不遺餘力,因此各地的釀酒業風聲水起。比較著名的有紹興的女兒紅、浙江金華的清風酒、廣西桂林的瑞露酒、山西的杏花春。這些酒都是大商人的製酒廠釀造,銷往全國各地。此類酒是最需要做廣告的。
四為洋酒。首推從波斯進口的葡萄酒。我們國家自古就是“造假”大國,自葡萄酒進口之後,盛產葡萄的地方迅速出現了葡萄酒,倒是貨真價實的葡萄釀的,但是由於沒有掌握熟練的技藝,總沒有進口的來得醇香。由於口味與傳統酒有很大區別,成本也比一般糧食釀造的酒大,所以在短期內很難普及,也不是莫菲菲的廣告主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