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節 確立全球新坐標和經濟新規則(1 / 2)

根據2010年世界銀行發布的報告,以市場彙率計算,盡管2010年中國的經濟總量隻有美國的1/3,但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達到16%,超過美國。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經濟展望》對2010年的估算,中國經濟發展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占到25%左右。若以購買力平價彙率計算,中國的貢獻率會更高。

放眼望去,2010年世界經濟增長的多隻引擎仍陷入停頓困境之中,但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估算,對中國來說,盡管正在遭遇外部衝擊和內部失調的影響,中國2010年的經濟依然保持了10%以上的高增長。

高增長正讓中國重現輝煌。大約300年前,歐洲文藝複興剛剛結束,遠在東方的中國成為西方人夢想的天堂,那時的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在世界上占到將近1/3。直到l8世紀末,中國在世界製造業總產量中所占的份額仍超過整個歐洲5個百分點,大約相當於英國的8倍、俄國的6倍、日本的9倍。

曆史正在重演。過去10年,中國在全球經濟增長中所占的份額越來越大,中國龐大的外需帶來了大規模的全球采購,為全球多個經濟體的增長提供了巨大的市場。在全球產業轉移中,中國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國國內市場的廣度和深度,為發達經濟體提供了巨大的出口市場。

世界鋼鐵協會發布報告稱,2010年全球粗鋼產量達到14.14億噸,創下全球粗鋼產量新紀錄。其中,中國以6.267億噸位居全球第一位,占全球鋼產量的44.3%。中國黃金協會稱,2010年中國黃金產量達到340.876噸,比2009年增加26.896噸,增長8.57%,再創曆史新高。2007年中國黃金產量首次超過南非,至2010年已連續4年蟬聯全球第一大產金國的地位。

中國出口有望在未來4~5年內再翻一番,10年後,中國有可能成為美國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加拿大國際貿易部部長彼得·範洛安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中國現已成為加拿大的第二大全球貿易夥伴,僅次於美國。2010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中國海關總署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與東盟雙邊貿易總額高達2430億美元,增長近58%,東盟超過日本成為中國的第三大貿易夥伴。

2010年,中國多項排名位居世界前列,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並購交易額居全球第二;超越英、法、德成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第三大股東。這是中國社科院2011年《世界經濟黃皮書》和《國際形勢黃皮書》中公布的。

在世界上還有許多人尤其是投資者的目光還停留在過去的世界格局上,即美國是最權威的經濟強國,歐洲其次,接著是中東的酋長國最富有。許多人還以為美國打個噴嚏,歐洲就得感冒。然而,這個世界早已不是這樣。從經濟上看,經過近些年的高速發展,特別是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中國已成為一個堪與任何歐美發達國家平起平坐的經貿夥伴。一個新的時代已經開始,中國正在引領世界經濟發展。

放眼全球,我們不難看出,中國在全球市場的角色,正從最大的製造中心和出口國,逐漸演變成一個強大的全球買家,而這才剛剛開始。

過去30多年裏,隨著中國不斷加大改革開放力度,對外貿易經曆了巨大變化。大膽的經濟改革及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使中國得以向歐洲和美國出口廉價商品,西方企業通過將生產線轉移到中國來削減成本。另一方麵,中國正從全球市場購買更多商品。2010年,中國進口貿易量排名第二,10年後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進口市場。但這並不是說中國將淡出全球最大供應者的角色。雖然印度、孟加拉國和越南等低成本市場對中國來說是一種競爭,但它們在產品和供應商數量上至少在未來10年內無法與中國匹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