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馬壽千:《辛亥革命時期回族資產階級先進分子對待民族、宗教問題的態度》,《中國穆斯林》,1981年第2期。
11.馬壽千:《辛亥革命時期回族人民的革命鬥爭》,《民族研究》,1981年第5期。
12.答振益:《辛亥革命與民國時期回族文化運動》,《中南民族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6期。
13.王希隆:《近代回族社會進步思潮和革命鬥爭》,《青海社會科學》,1988年第4期。
14.哈正利、王國忠:《淺析近代回族文化運動的成因》,《黑龍江民族叢刊》,2002年第2期。
15.哈正利:《護國護法運動中的回族》,《回族文學》,2011年第5期。
16.楊誌娟:《近代回族知識分子的曆史選擇》,《貴州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
17.楊桂萍:《中國穆斯林新文化運動》,《回族研究》,1999年第4期。
18.丁明俊:《論馬福祥在現代回族文化教育史上的地位》,《回族研究》,1998年第4期。
19.葛壯:《近代上海回商群體的特征與文化貢獻》,《回族研究》,2008年第4期。
20.王勇、哈正利等:《二十世紀與中國回族新文化運動筆談》,《回族文學》,2008年第1期。
21.雷曉靜:《中國近現代回族伊斯蘭教報刊的興起》,《回族研究》,1997年第1期。
22.敬軍:《試論民國初期報刊發展的內外原因》,《寧夏社會科學》,1998年第3期。
23.馬肇璞等:《清末建設西藏保衛西藏的回族馬吉符》,《回族研究》,1993年第2期。
24.張應超:《陝甘回民對辛亥革命的貢獻》,《回族研究》,1993年第3期。
25.陳曉虎:《試析〈古蘭經〉的兩世論——兼論我國伊斯蘭教的兩世吉慶觀》,《回族研究》,1997第4期。
26.陳曉虎:《中國最古老〈古蘭經〉手抄本遭遇保護難題》,新華社通稿,2004年5月22日。
27.陳曉虎:《回族在中國分布、淵源、特產和民族特色》,新華社通稿,2002年7月22日。
28.陳曉虎:《民族團結進步的盛典——寫在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之際》,新華社通稿,2008年9月13日。
29.陳曉虎、劉曉莉、陳寂:《古代漢語在伊斯蘭文明研究史上具有原創性貢獻》,新華社通稿,2005年11月21日。
30.陳曉虎:《略論回族倫理道德的優良傳統》,《中國穆斯林》,1997年第6期。
31.許憲隆:《留日回族學生與孫中山》,《回族文學》,2011年第5期。
32.許憲隆、哈正利:《論晚清留日回族學生與辛亥革命——一項基於“留東清真教育會”會員史跡的分析》,《回族文學》,2011年第5期。
33.李勇軍:《武昌首義中的回族》,《回族文學》,2011年第5期。
34.何誌明:《晚清中國人解決民族問題的理論探索》,《寧夏社會科學》,2000年第2期。
35.何誌明:《“五族共和”思想對民族地區的影響》,《青海民族學院學報》,200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