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公平、公正的機製下,擇優選定承包者。項目組成員采取“3”(院方專家+市鄉推廣人員+市鄉幹部)+“1”(農民)的模式,優化組合,形成“首席專家-技術指導員-示範樣板-輻射戶”的運作鏈條。
(二)督促檢查機製
項目實施采取領導小組統管、工作小組協調、主持人承包負責的管理辦法。根據成果轉化的預期值和計劃效果,量化項目指標,嚴格考核。製定項目獎懲製度,成立項目工作考核小組,負責對“市院合作”項目的跟蹤考察、監督管理與指標考核。考核結果和目標考核與年終評先掛鉤。
(三)製定優惠政策
河北省農科院在提供項目技術支撐、項目建設組織協調、專家調度、抓典型示範、擴大項目影響等方麵明確了做實做細項目的18條具體措施。為了提高示範效果,推廣應用三大類共52項農業標準與規範,建立了以甘薯生產和加工、果品嫁接豐產、無公害蔬菜生產、穀子新產品應用、飼用作物新品種示範、苗木示範等為主的6個萬畝綜合示範園區。並達到“六有”,即有龍頭企業或服務組織、有示範(生產)基地、有標準化技術、有產品開發、有注冊商標、有品牌銷售。目前已形成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品牌化銷售、園區化管理的規模發展格局。
(四)開展配套服務
項目組在項目實施工作中,實行產前、產中、產後的全程服務和技術、物資、信息、培訓的綜合服務。在產前,主要提供經營決策服務。在產中,主要提供以提升質量為重點的管理服務,以及物資供應和技術服務相配套的物化技術服務。在產後,主要提供市場供需信息服務。雙方不斷完善農技推廣服務體係,在全市重點區域建立了179個農業科技進村服務站,完善了市農業科技聲像中心和農業信息中心硬軟件建設,組建了農產品營銷協會。他們興辦的農業物資現代化連鎖服務業,在全市建立了200個連鎖服務點,五年來提供優質配套物資2000多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