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中國皇帝之最(1 / 3)

1.第一個皇帝——秦始皇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滅掉齊國,完成了統一天下的大業。他覺得自己的功勞比傳說中的三皇五帝還要高,於是自己創造尊號為“皇帝”,並自稱“始皇帝”。他還規定,自己死後皇位傳給子孫時,後繼者沿稱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以至萬世。明朝思想家李贄稱他為“千古一帝”。

2.最後一個皇帝——清朝宣統帝

1908年,在慈禧太後生前的授意下,愛新覺羅·溥儀即位,成為清朝最後一位皇帝,也是中國的末代皇帝,年號宣統。當時溥儀隻有三歲,由生父載灃監國。僅僅三年後,辛亥革命爆發,隆裕太後被迫代溥儀下詔宣布退位,統治中國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就此結束,中國兩千餘年的封建帝製也畫上了句號。

3.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

武則天十四歲時進宮做了唐太宗的才人,後來又與太子李治產生了感情。太宗逝世後,她和其他妃嬪一起被送到感業寺出家為尼。高宗即位後,又將她接入宮中。她很快打敗皇後與其他妃嬪,自己當上了皇後,並逐漸爭取到和高宗一起處理政事的地位。高宗去世後,她先後立自己的兒子李顯、李旦為帝,又將他們廢掉。690年,她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周”,成為中國曆史上唯一一位正統的女皇帝。

4.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清朝康熙帝

1661年,清朝順治帝病死,八歲的玄燁繼位,就是康熙帝。一開始,朝廷政務由輔政大臣召集群臣商議處理。十四歲時,康熙帝開始親政,並鏟除了守舊勢力的代表鼇拜和他的黨羽,培植起一批自己的親信。康熙帝在位期間,平定了三藩之亂,鞏固了政權;平定了噶爾丹和大小和卓的叛亂,維護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對外回擊沙俄對東北地區的侵略,維護了國家的主權。與此同時,他注意與民休息,減輕農民負擔,促進了社會生產,繁榮了經濟。康熙帝在位六十一年,一手開創了著名的“康乾盛世”。

5.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金末帝

金末帝完顏承麟登基當天即喪命,在位時間僅有半天,是當之無愧的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1234年,蒙古軍隊兵臨城下,金哀宗逃到蔡州(今河南汝南),被南宋和蒙古軍隊團團圍住。金哀宗眼看著逃不出去,便將傳國玉璽交給弟弟完顏承麟,自己作好了殉國的準備。完顏承麟硬著頭皮接了玉璽,草草舉行登基大禮。大禮還沒有結束,南宋軍隊已經攻入南城。完顏承麟立刻帶著人馬展開了巷戰,當天就戰死在亂軍之中。

6.即位時年齡最小的皇帝——漢殤帝

出生一百多天後,劉隆在繈褓中被抱上龍椅,成為東漢的皇帝。劉隆是漢和帝與鄧皇後的第二個兒子。漢和帝去世後,本應該由長子劉勝即位,但劉勝一直多病,長年不愈,劉隆便被立為皇帝,鄧太後臨朝聽政。這位最小的皇帝僅在位八個月,還未滿一周歲,便因病夭折。他也是曆史上壽命最短的皇帝。

7.即位時年齡最大的皇帝——武則天

根據大多數人的看法,武則天登基時已經六十七歲,是年齡最大的皇帝。從十四歲入宮開始,她為了最高權力奮鬥了五十三年。中間雖然有重重阻礙,最終也沒能阻止她稱帝。當了十五年皇帝後,八十二歲的她被迫退位,同年冬病死。

8.壽命最長的皇帝——清朝乾隆帝

乾隆帝生於1711年,死於1799年,一生活了八十九歲,這在中國曆史上是極為罕見的。據記載,他的長壽經可以總結為“十常四勿”,即齒常叩,津常咽,耳常彈,鼻常揉,眼常運,麵常搓,足常摩,肢常旋,腰常伸;肛常提,食勿言,臥勿語,飲勿醉,色勿迷。

9.做太子時間最長的皇帝——唐順宗

唐順宗名叫李誦,是唐德宗的兒子。779年,德宗即位時,下詔將他立為太子。直到805年德宗去世,他才結束自己二十六年的太子身份,即位成為皇帝。然而好景不長,順宗很快得了中風,不能說話,朝政由他寵愛的牛昭容協助處理。由於改革遭到了守舊勢力的反對,順宗被迫傳位給太子,前後隻做了二百多天皇帝。

10.最早的娃娃皇帝——漢昭帝

漢昭帝劉弗陵繼承皇位時隻有八歲,是曆史上最早的“娃娃皇帝”。他的即位,還要追溯到漢武帝晚年的“巫蠱之禍”。漢武帝晚年時迷信巫蠱,聽信奸臣的讒言,以為太子劉據要謀害他,便派兵去捉拿太子。太子抵抗無力,隻好出逃,後來被逼自殺,兩個皇孫也被殺害。在其他兒子中,漢武帝最鍾愛的是年幼的劉弗陵,在彌留之際立他為太子,並賜死了劉弗陵的母親鉤弋夫人。昭帝即位後,由大將軍霍光輔政。

11.稱帝次數最多的皇帝——清朝宣統帝

宣統帝愛新覺羅·溥儀雖然是中國曆史上最後一位皇帝,卻曾經稱帝三次。1908年,他在生父載灃的扶助下,接受群臣朝賀,成為清朝最後一位皇帝,1912年下詔退位。1917年7月1日,“辮帥”張勳複辟,將溥儀再度扶上帝位。不過這場複辟鬧劇隻持續了十幾天便結束了。日本侵華後,溥儀又成為日本人的傀儡。1934年,他即位成為偽滿洲國的“皇帝”。十一年後日本無條件投降,他才終於結束自己的皇帝生涯。

12.最早使用年號的皇帝——漢武帝

在漢武帝之前,中國隻用年數來紀年,比如始皇元年、周幽王二年等。西漢的文帝開始改元,采用前元、後元紀年的方式,但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年號。漢武帝在公元前140年采用了第一個年號“建元”,從此揭開了帝王使用年號紀年的序幕。

13.使用年號最多的皇帝——武則天

一代女皇武則天從稱帝開始到被迫下台的二十一年裏,先後換了十七個年號,分別是:光宅、垂拱、永昌、載初、天授、如意、長壽、延載、證聖、天冊萬歲、萬歲登封、萬歲通天、神功、聖曆、久視、大足、長安。其中,她在692年兩次改元,使得這一年擁有了三個年號,即天授、如意和長壽。

14.使用時間最長的年號——明朝崇禎帝的年號

崇禎帝雖然在位隻有十七年,但他的年號卻一直延續使用了二百六十多年。原因在於朝鮮的李氏王朝依附於明朝,他們不承認清朝的正統地位,依然沿用崇禎年號。除了對清朝的公文之外,一切內部公文仍然使用崇禎紀年,民間也如此。直到清朝末年,仍有人用崇禎紀年,並出現了“崇禎二百六十五年”的紀年。

15.最早封禪泰山的皇帝——秦始皇

為了彰顯自己的功績,即位後第三年,秦始皇率領大臣登上泰山,進行封禪大典。“封”指的是在泰山頂祭天,“禪”指的是在泰山腳下的小山丘上祭地。他們先從泰山南邊上山,刻石立碑,歌頌秦始皇的功德,然後從泰山北邊下山。刻石由丞相李斯撰寫,原文有二百二十二字,經過了兩千多年歲月的磨洗,如今隻剩下十個字。

16.封禪泰山次數最多的皇帝——漢武帝

漢武帝在位期間曾多次對外用兵,將匈奴趕到了大漠以北,維護了邊疆的穩定。他對自己取得的功績非常滿意,從公元前110年開始,前後八次封禪泰山。他不僅將泰山看做炫耀武力的道具,還下令在泰山腳下修建官邸,以便於達官貴人來此住宿。泰山附近從此建起很多房屋,變得繁榮起來。

17.最後一位封禪泰山的皇帝——宋真宗

1008年,宋真宗從汴京(今河南開封)出發,前去封禪泰山。他將乾封縣改為奉符縣,封泰山神為“天齊仁聖帝”,封泰山女神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還在泰山頂唐摩崖東側刻寫《謝天書述二聖功德銘》。這是封建帝王最後一次封禪泰山。以後的帝王隻是前來祭祀,再也沒有行過封禪之禮。

18.冊立皇後最多的皇帝——漢(前趙)昭武帝

西晉末年,先後有五個少數民族在中國北部建立了十六個政權,史稱“五胡十六國”。這一時期,漢(前趙)政權的昭武帝劉聰前後冊立了十二位皇後,在中國曆史上空前絕後。他即位後,先將自己的妻子呼延氏立為皇後,但很快就忍受不了其他美女的誘惑,冊封了正、上、左、右四個皇後,佩皇後璽綬的還有七人。劉聰的荒淫無度很快導致了漢政權的滅亡。

19.任用宰相最多的皇帝——武則天

唐朝沒有設宰相一職,但很多職位的官員都可以稱作宰相,比如左右仆射和門下省、尚書省、中書省的長官,所以唐朝的宰相人數要超過其他朝代。武則天前後任用了七十三位宰相,堪稱任用宰相最多的皇帝。不過,幸虧武則天是一位比較賢明的帝王,這麼頻繁的任免並沒有引起朝廷的混亂。

20.子女最多的皇帝——宋徽宗

宋徽宗趙佶雖然治國無能,但在生育子女方麵卻成為皇帝中的佼佼者。《宋史》記載,北宋滅亡前,宋徽宗已有三十二個兒子和三十四個女兒。但靖康之變後,絕大部分兒女都跟隨他做了俘虜,客死他鄉。女兒們還被送到洗衣院,或者分配去服侍金熙宗和皇族子弟。做了階下囚後,宋徽宗的妻妾們又給他生下六個兒子和八個女兒。這樣,宋徽宗一生有三十八個兒子和四十二個女兒,共計八十個孩子。

21.最專情的皇帝——明孝宗

盡管很多皇帝都標榜自己專情,但都比不上明孝宗朱樘。他在位期間,隻有一位皇後,除此之外再無其他妃嬪。大臣們紛紛上書勸他納妃嬪,都被他用各種借口搪塞過去。他與張皇後是患難之交,恩愛有加。每天兩人一定同起同臥,朝夕相處。因此,孝宗隻有一個兒子朱厚照,就是後來的明武宗。

22.寫詩最多的皇帝——清朝乾隆帝

乾隆帝喜歡寫詩,在位期間臣子為其所編《禦製詩集》共5集,434卷。有人統計過,如果把乾隆帝登基前的《樂山堂全集》和禪位後的《禦製詩餘集》都包括在內,那他一生共寫了41863首詩,比曆史上大部分詩人的作品還多。他曾說:“每天閑下來後,有時練字,有時作畫,作詩是最經常的,每天一定要作幾首。”這樣看來,他能成為寫詩最多的皇帝也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