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軍離開堅固的堡壘,向秦軍進攻,秦軍詐敗,趙括大喜,立即命令追擊,一直追到秦軍的堡壘前。這時,白起派出的奇兵二萬五千人切斷了趙括和大本營的聯係,另一支五千騎兵切斷了趙軍的糧道。然後用輕兵(輕車兵,全部由戰車組成的軍陣)反複衝殺趙軍。
深陷險境的趙括沒有下令立即突圍,反而下令堅壁固守,他認為秦軍肯定會急於吃掉他,會拚命強攻。
——趙括對敵情判斷嚴重失誤了!
白起可不是傻子,他下令用堡壘對堡壘,把趙括死死困住,斷絕趙軍的糧食供應,等趙軍斷糧,餓死他們。這時,秦王得到秦軍包圍趙括的消息,立即下令全民動員,每人賜爵位一級,十五歲以上的男子全部出征。秦軍援兵到達,包圍了趙軍的大本營,四十多萬趙軍全部陷入秦軍包圍之中。秦軍總兵力估計有五十萬到六十萬。
趙王得知趙括被圍,想發兵增援,已經沒有精銳可以調動,將一些散兵組織起來去增援,根本無法突破秦軍包圍圈。向齊國借糧,齊國不給。
《史記·田完世家》王建立六年,秦攻趙,齊楚救之。……趙無食,請粟於齊,齊不聽。……齊王弗聽。秦破趙於長平四十餘萬,遂圍邯鄲。
一直拖到九月,趙括所部斷糧四十六天,開始出現人吃人了。
趙括下令突圍,秦軍的堡壘堅固,趙軍反複衝殺多次,無法突破,趙括最後親自上陣,身先士卒,結果被亂箭射死。全軍群龍無首,沒有糧食吃,隻好集體投降。
白起看到幾十萬俘虜,心想“這麼多俘虜如何處理,每天要吃多少糧食?糧食不夠吃,豈不是要發生兵變,如何鎮壓得住?”於是白起下令,把俘虜全部殺死,以絕後患!
大屠殺開始了,趙國俘虜除了弱小者二百四十人被放回,全部被殺,埋入一個個大坑,整個戰役,共殺死趙軍四十五萬人。
但是在戰略上,趙括的戰法消耗掉了秦國的大部分兵力。這樣,在未來的邯鄲之戰中,秦國也是隻好灰溜溜的退兵而去。
戰後,白起見秦昭王,論趙括。白起說,我以五十萬之眾圍趙括二十萬之軍,傷亡過半,才全殲此軍,是我用兵以來從未有過的事情。腹中無食,以人充饑而鬥誌不懈,這是趙括的本領。長平之戰,秦軍精銳損失過半,優秀將領死傷無數,實際是秦軍未勝,趙軍未敗。唯一的不同是,趙括死了,我還活著。秦昭王說,長平巨戰,秦失六十萬,趙失七十萬,秦可謂小勝。而趙括死,武安君存,可謂大勝。事後,範雎謂秦昭王,長平巨戰,大勝的是秦王。秦王笑而不答。三年後,秦昭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昭王殺白起。秦將鄭安平降趙,上黨複歸趙。
林蕭想了又想。覺得還是當才子舒服,即不用做太多事,又不用負太多責任,因此毫無壓力,老爹也能關照關照,這種生活還是暫時不要擺脫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