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西方學者認為,一個人的成功,智商隻占20%,而其他卻占80%。美國心理學家曾經對近百名智商很高的優秀高中畢業生進行跟蹤研究,發現他們上大學後成績都不錯,但是大學畢業十年後,隻有四分之一的人能夠成才,而其他四分之三的人遠遠不如別人。研究人員深入分析以後得出結論:高智商不一定都能成就事業,隻有高智商再加上高情商、高財商和高健商,才能事業有成。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例子有很多。
著名的木桶理論認為,最短的一塊木板決定了木桶的容量。同樣的道理,一個人最差的一麵素質決定了其人生的發展。
現代社會特別講究一個人的綜合素質,一個人的智商、情商、財商和健商都不能缺少。四者的辯證關係應該是:“智商能使自己得到錄用,情商能使自己得到提升,那麼財商就能使自己很好地生活,而健商則是保證自己人生幸福和快樂的基石。”許多人光重視自己智商的開發,往往忽視自己的情商、財商和健商的培養,從而導致自己人生一連串的失敗。智商很高,情商很低,會成為不受歡迎之人;智商很高、情商也很高,但是自己的財商很低,那麼生活會貧困潦倒,一生痛苦不堪;智商情商和財商都很高,可是自己的健商很低,也會煩惱痛苦,結果一事無成。
一個人如果擁有良好的素質,那麼就能夠在社會各種競爭中取勝。人一生下來,就自願不自願地進入到人生的各種競爭行列中,隻有擁有良好的素質,才能夠成為一個非常成功的人士。我們必須明白“人生就是一種不斷向上的拚搏,沒有任何的選擇餘地,自己隻能勇敢地去麵對各種挑戰”的道理。人生就像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為了保證自己在競爭中取勝,我們首先要有一定能夠取勝的良好心態,並且真正做到成功不驕傲,挫折不氣餒。其次要改變錯誤的思考方式,以及不良的學習和工作習慣。
我們要時時提醒自己,生命是十分有限的,不能浪費時間,不能讓煩惱吞沒自己,不能讓痛苦喪失自己生活的心情,要在煩惱的生活中,不斷去提高自己的素質。不管自己的生活條件是好還是壞,自己都要學會喜歡與歡樂地享受今天生活的好心情。紐頓博士在《人生的準則》一書中說:“鼓起生活的勇氣。假如你太憂慮明天,那麼今天便不敢好好地生活了。”
一個人始終要擁有一個好心態,因為好心態是綜合素質的關鍵。不讓壞心情纏繞,自己的主動權在自己的手裏,而不是在別人的手裏,核心是要讓自己的心理經常得到平衡。不對自己過分苛求,就不會產生深深的失落感;不對他人有過高的期望值,就不會有太大的心理負擔;不對他人有過多的挑剔,就不會有說不清的麻煩;不對小事斤斤計較,就不會帶來很多的煩惱。心靈中的垃圾要及時予以清掃,這樣自己才能天天都有一個好心情。確處理好成功與健康的關係。一個人來到人間就這麼一次,對誰都是一樣的公平。無論你曾經是多麼的風光,你到時也得隨風而去;無論你過去是多麼的落魄,你到時也會痛苦全消。有人說:“許多人總是在人生的前一半時間用自己的健康去換取金錢等東西,而在人生的後一半時間卻用自己的金錢等東西去換取健康,這樣計算下來,兩者基本相等。”所以,我們不必貪婪地去獲取世界上的一切,一切順其自然最為重要。同時,別忘了每天好好享受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