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水患(中)之在路上(1 / 2)

世界這麼大,誰不想去看看。

況且是要去那遙遠的東方,說是察看水情,豈不就是旅行,想來定當經曆千山萬水,遍察風土人情,稀奇古怪的事物有沒有?一段或幾段豔遇有沒有?我去我去我也去……大家熱情高漲爭先恐後。

但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可凡一錘定音:“力牧留下,組織圍獵之事,非你莫屬,有熊氏合族之人的吃飯問題全得仰仗你呀……搶先也得留下,族中事務,確實繁雜,天老老矣,這日理萬機的大梁你得扛下……強仔更不用說了,你每日造字,何其辛苦,跋山涉水的事怎能再有勞於你呢於心不忍呀……恐後和伶倫陪我去就行了。”

短短幾句話,事情解決了。

力牧說:“我剛才是鬧著玩的,這幾萬人吃飯的大事,我豈能撂下。”

搶先說:“我才走不開呢,東家長西家短千頭萬緒的,怎能棄之不顧呢。”

“我更不行了,這幾天造字弄得頭腦子疼。”強仔揉著太陽穴說。

嘻嘻,是不是掌握了說話的藝術便能掌控天下,幸虧上學時為了談場戀愛,看過《演講與口才》,《談話的藝術》,《教你學說話》……之類的書,如今看來,當真是開卷有益呀!

“那好,事不宜遲,我們現在就出發,家中諸事,有勞各位了。”

“請少主放心,我等必盡心盡責。”大家齊聲答道。

洪亮的聲音代表著決心,一定要好好幹,讓少主回來時看一看,每人都這麼想著。(當領導,確實是門學問呀。)

大筏上的東西一應俱全,搶先真是個麵麵俱到的人,吃的喝的穿的蓋的,火種,油燈,鍋碗瓢盆(即釜和葫蘆,大葫蘆當盆,小葫蘆當碗,可凡當時隻造了油燈,其它的陶器還沒著手弄呢。),林林總總多不枚舉。

除了六名撐篙手,恐後又安排了十個精壯土兵,以備危險之時,好保護大家安危。

伶倫自然要帶些樂器,幾根竹笛,幾個泥哨,還有一麵大鼓,可謂是一次將要充滿音樂的遠行。

告別送行的人們,大筏踽踽而行,浩瀚的水域,除了幾隻大鳥在悠閑地飛翔,寂靜的水麵別無他物。

極目遠眺,青山如黛,白雲蒼狗,水天相接處,不知其遠近幾許也。

環顧近處,高高低低立在水中的樹木,已滿樹黃葉,微風吹過,飄飄灑灑,落葉繽紛,美不勝收。

雖然陽光燦爛,但仍能感到點兒寒意襲人,這是因為大水的緣故呢,還是氣候變化?

從出生到長大,可以說總生活在“亞熱帶溫暖濕潤”的氣候下,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樹木百草,生長茂盛從不凋零,山禽走獸,繁衍生息交替不停。既無寒冷來襲,也無饑餓相擾,人們生活得如魚得水,有滋有味。唉!這泱泱之水,福兮禍兮?

……

“伶倫大人,弄些動靜聽唄。”幾個壯土起哄:“這無聲無息的怪無趣。”

“不行,這幾日偶受風寒嗓子有點疼,唱不了歌啦。”伶倫擺著手說。

“那就吹個笛子聽唄。”

“不行,不行,你們不懂,嗓子一疼,氣息就不暢,氣息不暢,笛子也吹不成。”

“那敲個鼓總行,用不著嗓子了吧。”

“這麼大的水域,咚咚地鼓聲,不和諧呀。”伶倫說道。

什麼山上唱什麼歌,什麼地兒能打鼓,伶倫這位音樂達人是有研究地。

“既然大夥兒想聽,就打一通吧,你那個《將軍令》挺不錯,我喜歡聽。”可凡說。(欲役之,先褒之,出自《談話的藝術》)

“好,既然少主吩咐,就打一通。”

伶倫閉目運氣,便掄起家夥敲打起了《將軍令》。

咚咚鼓音,刹時在寬闊的水麵上橫行開來,咚,咚咚,咚咚,咚……

忽然,不可思義的一幕在平靜的水麵上發生了。

隻見一條條閃著白光的魚兒,紛紛躍出水麵,此起彼伏,鼓聲急,則魚兒多,鼓聲緩,則魚兒少,這可大大刺激了伶倫的積極性,有魚兒互動,哪還管什麼《將軍令》,隻管使勁的掄起來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