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少數民族醫藥學 傣藥
傣藥資源分布在我國雲南西部和南部,集中在南部的西雙版納、德宏兩個自治州及金沙江、紅河沿岸的38個縣(市),另有泰國、緬甸、老撾、柬埔寨、越南、印度等國家和地區。現將我國境內的傣醫藥資源分布情況作一簡要介紹。
藥物資源分布:
傣族居住地區,大都屬熱帶、亞熱帶地區,西雙版納正處於太平洋東亞季風和印度洋西南季風暖濕氣流的交彙地帶,北麵有高度平降,偏居內陸,沒有較大的北方寒潮和海洋風暴的侵襲。因此,雨量充沛,熱量分布均勻,適宜於各種生物生長繁殖,是我國熱帶植物(含傣藥)最集中的地區,擁有大量珍貴、稀有的生物種,傣藥資源極為豐富。據普查,西雙版納有藥材種類1776種,其中植物藥材1715種,動物藥47種,礦物藥14種。植物藥材分屬189種。其中:真菌4個科,17種;苔蘚植物門4個科,10種,蕨類植物門25個科,60種;裸子植物門7個科,15種,被子植物門149個科,1674種,全國中藥資源普查的395個重點品種,僅西雙版納就有208個,占52.66%。名貴、珍稀藥材17種。民族藥800餘種,民間傣藥有228科,372屬,1300多品種,曾用植物藥1858種。這些動、植、礦物藥分布在西雙版納外所轄的景洪、猛海、猛臘三縣(市)的40個鄉鎮的山區、半山區和壩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