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少數民族醫藥學 景頗、阿昌、傈僳藥
西南地區由於多種地理環境和氣候特點,該地區蘊藏著豐富的藥材資源,其中不少是名貴藥材。據調查研究發現,有許多藥材迄今尚未開發利用,若能發掘並加以研究,則是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現選擇部分傳統的藥物介紹如下:
紫金龍(苦聰語:軟藤)
為罌粟科藤鈴兒草屬植物的根,秋冬季采收,洗淨曬幹備用。有清熱消炎,舒筋止痛,祛風降壓,止血收斂功效。主治藥物中毒,每用0.5克,嚼細後開水送服。外傷出血,刮粉敷於傷口上。宿苞豆根(苦聰語:三個銅錢草)為蝶形花科宿苞豆屬植物的根。秋季采挖,除去泥土,曬幹備用。功能清熱解毒,止咳化痰,平喘。主治感冒,支氣管炎,扁桃體炎,急性咽炎,外傷感染。每次20~35克,水煎服。外用煎水洗患處。
毛大丁草(苦聰語:白頭那此)
為菊科大丁草屬植物的全草。夏秋季采收,洗淨曬幹備用。功能消食導滯,止咳化痰。主治消化不良。用本品15克,配白糯消、大苦藤,煎水內服。
七葉蓮(苦聰語:拉戛)
為五加科鵝常紫屬植物的莖葉。夏秋采集陰幹備用。功能活血化瘀,祛風止痛。主治因血滯、血瘀引起的疼痛,平滑肌痙攣。每次30~50克水煎服。
大麻藥(苦聰語:紫粉校瑪)
為蝶形花科扁豆屬植物的根。冬春采集,鮮用或曬幹碾粉用。
功能:化腐生肌,活血止痛,消炎。主治:脈管炎、癰癤潰爛、骨折。
內服:煎湯3~9克或浸酒服,外用:研末撒或調敷。大土木香(苦聰語:牙決魯瑪)
為馬兒鈴科馬兒鈴屬植物的根,秋冬季采集,洗淨曬幹備用。功能:清熱解毒,理氣止痛。主治胃痛。用本品15克,白虎草15克,紫金龍10克,熬水內服;痧症用本品15克,茴香15克熬水內服。
大掃把茶(苦聰語;母多喝希)
為唇形科香需屬植物的全株,四季可采,陰幹或捆成切段備用。功能:清熱解毒,活血理氣。主治肚腹熱痛,大便秘結。用大掃把茶根20克,熬水內服。同時用大掃把茶葉子春細包肚臍20~30分鍾和塗擦肛門,可使痛減便通。
白薯莨(苦聰語:拉灑國那此)
為薯損科薯頹屬植物的塊莖,全年可采,多為鮮用。一般在冬季落葉時挖出塊莖,洗淨切片曬幹,碾成細粉,用罐密封備用。功能:消炎解毒,拔膿生肌,化瘀散腫。主治各種無名腫毒或生大瘡:用本品塊莖(用量根據腫塊的大小而定)燒熟一半,然後和生的一半春細包敷於患部,一日一換。
小土木香(苦聰語:此卡瑪那此)
為馬兒鈴科馬兒鈴屬植物的根。秋冬季采集,洗淨曬幹備用。功能:行氣止痛,消炎解毒,殺蟲止癢。主治胃腹脹痛,腹瀉腸嗚:用本品10克,馬蹄香15克,白粉消20克,煎水內服。毒蛇咬傷:本品15克,金錢草20克,大蒜15克,熬水外洗蛇咬傷部位,小土木香3克,重樓3克春成細未後吞服。
小羅傘(苦聰語:阿此呢)
為紫金牛科朱砂根屬植物的全株。全年可采,采集後陰幹備用。功能:解表透疹,活血止痛。主治:小兒麻疹不透、高熱咳喘,用本品15克,銀珠為引煎水內服。風濕跌打:小羅傘40克,切細後泡500克白酒,7日後服用,每次50毫升。
馬蘭(苦聰語:紅葉野靛)
為嚼床科馬蘭屬植物的全株。夏秋采集,洗淨切段曬幹備用。功能:清熱消炎,涼血止血,止咳化痰,調經補血。主治氣管炎,咳嗽,喘息,馬蘭20克,苦馬草20克,臭牡丹根15克,葛根20克,煎水內服。鼻衄或月經過多:馬蘭20克,煎水內服。
山紅稗(苦聰語:日灑)
為沙草科苔草屬植物的全株。秋季采集洗淨泥土,曬幹備用。功能:活血止血,消炎止痛。主治:口腔潰瘍,山紅稗20克,冰糖為引熬水內服。婦女經期紅崩大流血,山紅稗15克,榮麻很20克,胡椒三粒,熬水內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