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些劉協也記不住,記住這些是怕到時不要念錯人,裝不像皇帝的話,殺頭也就是一刀子的事。不過這明顯是這呆子的杞人憂天,就算被識破又如何,推到生病或者年幼不就行嗎。而就算是發生了箭翎到君前的事情,朝廷也不敢多言,因為畢竟皇帝沒事出去溜達是不符禮法的,再者李郭權勢熏天,沒人敢動,所有的急躁敢言的都在董卓當政時死光了,剩下的要麼哭哭啼啼要麼是想方設法脫困。
又過了十來天,身子慢慢回複過來,行動如常了。隻是宮中禮數繁多,很不自在。楊彪進言說今天是丁卯日,按照什麼曆法的推算是好日子,而且陛下康複實乃萬民之幸事,應該大赦天下。劉協便賣了個順水人情道:“楊公所言甚是。來人,擬詔。。。”這才知道,原來日食那一天是甲寅日,據掌天文的舊吏說那是千年難遇的。漢朝重視天象,雖然皇室落魄,這些知識還是保留了一段時間。接下來的幾個月很平淡,穿越回古代並不是想象中那麼風光或新奇,反而很不方便,沒牙膏沒網絡連紙都很少。東漢已經發明了紙不過造價還是過於昂貴,還沒普及,所以上廁所也是用竹片,皇帝也不例外。而古代的茅廁根本沒有隔離設施,味道大還不安全,難怪在東周的時候有個諸侯上茅房都會掉下去淹死。在人類還沒瘋狂掠奪大自然的時候,野獸還是很多的,睡覺的時候聲音也是此起彼伏。。。
長安來了各地使者才知道:
曹操駐軍鄄城。袁術被劉表逼進,引軍屯在封丘,還有黑山起義軍別部跟匈奴於扶羅依附。曹操還是打敗袁術,圍了封丘。袁術一路敗走,曹操也一路追擊。連打了幾場勝仗。後來袁術逃到九江,揚州剌史陳瑀不肯接納。袁術隻好退守陰陵,集兵於淮北,再進向壽春。輪到陳瑀怕了,逃竄到下邳,袁術就收了揚州,兼稱徐州伯。這些消息多虧李傕才知道得這麼詳細。原因是李傕想和袁術結盟,加袁術為左將軍,封陽翟侯,假節。袁紹和公孫瓚一定才開始打拉鋸戰。曹操趁機休養。徐州治中東海王朗及別駕琅邪趙昱說服刺史陶謙:“求諸侯莫如勤王,今天子越在西京,宜遣使奉貢。”陶謙於是派趙昱奉章來長安。下詔拜陶謙為徐州牧,加安東將軍,封溧陽侯。趙昱為廣陵太守,王朗為會稽太守。聽說徐州本來百姓殷盛,穀實差豐,流民多去那兒定居。但是陶謙信用讒邪,疏遠忠直,刑政不治,徐州開始亂了。單看三國演義穿越過來都是不要命的,原本以為的老好人竟然是這副德行。看來古代很不靠譜,憑著一點點微不足道的曆史知識想改變,到時可能死的比誰都難看。曆史上劉協並不弱,有骨氣,也聰明,還不是照樣被捏在軍閥手裏。
正是:今朝懵懂堂上君,他日淒涼階下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