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遺傳的基本知識(3 / 3)

遺傳病的產生是由於遺傳物質的不正常而引起的,要想有效地預防和治療遺傳病,目前還難以做到。當前,隻能采取防止或減少這種病人出生的措施,即以預防為主,早期診斷,妥善處理,從而減少劣種低能者出生。其具體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麵:

第一、禁止近親結婚,嚴禁近親生育。

第二、懷孕三個月內必須力避接觸各種有害物質以及亂服藥物。感染病毒等各種因素,預防畸胎的發生。

第三、重視遺傳谘詢和產前診斷。

第四、生育年齡最好在三十歲以前,其中也包括父親的年齡不宜過大。

第五、注意孕期保健。

第六、注意選擇懷孕時機。比如,酒醉後不宜懷孕;患有高血壓、糖尿病、腎炎、肝炎等病症未經治愈不宜懷孕。

第七、檢出遺傳病的攜帶者。如果男女雙方都攜帶有相同致病基因,則應勸阻其婚配,或先絕育後結婚。

如果已經生了一個有遺傳性缺陷的孩子,或發現了攜帶某種遺傳病的患者,雖然現在還沒有成效顯著的治療方法,但有些措施,對控製這些遺傳病的發展和擴散,也可能會有一定效果的。

例如用食療的方法治療苯丙酮尿症攜帶者的孕婦,在食物中限製其對苯丙氨酸的攝入;對先天性丙種球蛋白缺乏症患者,定期肌肉注射丙種球蛋白,可有一定療效,對多指、跨裂、唇裂。先天性白內障等疾病患者,用手術方法進行矯正。

6.父母的血型與孩子的血型有何聯係

血型的遺傳道理,大家都知道。我們這裏不準備過多地涉及子承父母的血型遺傳問題,而是想通過血型遺傳引出血型不合這個被人類認識還不太長久的問題。

現代人類中,血型有許多種類,除人們熟知的O型、A型、B型、AB型等外,還有ABO型、Mm型、Ss型心Qq型和Rh型等多種,其中,ABO型和Rh型兩種血型正是我們現在要著重討論的,也就是引起母兒血型不合(新生兒溶血病)的兩種血型。

一般來說,在血型比例中八B型人占10%;O型人占30%;A型人占4O%3B型人占20%。

①Rh血型不合

血型的遺傳是由父母的遺傳因子決定的。。

Rh血型分Rh陽性和Rh陰性兩種類型。如果母親的血型是Rh陰性,丈夫的血型是Rh陽性時,就會發生Rh血型不合。

這時,對母親的血液來說,胎兒的血液是異物,因而產生對抗胎兒血液的抗體,這種免疫抗體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引起溶血。胎兒的紅血球被破壞,使胎兒出現嚴重黃疸、全身浮腫。生下來時如不及時搶救,就會死亡;即使活下來,也會留有後遺症,隨時麵臨生命危險。Rh因子不合多見於第M胎,初次妊娠時,這個反應發生較晚,所以對胎兒沒有什麼影響。因此,妊娠期的婦女最好去醫院作一次血型鑒定,若發現有引起Rh血型不符的可能,盡早治療和處理,以免新生兒溶血病的發生。另外,因我國漢族Rh陽性者占絕大多數(98——99%),所以,Rh血型不合的新生兒溶血病極其少見,大家也不用過分擔心。

③ABO血型不合

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主要發生在母親是0型,丈夫為A型或前麵提到AB型,而胎兒是A型或B型。在這種情況下,當胎兒的紅細胞或抗原進入母血肉就會產生一種“抗A”或“抗B”致病性抗體進入胎盤,並通過胎盤進入胎兒血液與胎兒紅細胞發生凝集,出現胎兒或新生兒大量的紅細胞破壞而致病。7.胚胎在各個時期的變化

婦女懷孕後,由於胎兒生長發育和孕婦自身準備的需要,必須從膳食中獲得足夠的營養物質。孕婦營養狀況的好壞,不僅直接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而且對胎兒的生長。腦細胞的發育以及胎兒的智力發育也至關重要。如果孕婦膳食中供給的營養素不足,胎兒就要吸收母體中貯存的鈣、鐵。蛋白質等營養素,致使孕婦發生營養缺乏病,如常見的缺鐵性貧血、骨軟化症等。孕婦營養不良容易引起流產。早產、死產、胎兒畸形等,、並會使胎兒發育不良,體重偏低,出生後也容易得病,並且病死率高。可見,保證孕婦有足夠的營養,對“優生”、“優育”都是很重要的。所以在孩子出生前,即在胎兒期就要采取積極有效措施,以保證每一個孩子都能夠健康成長。人體胚胎發育概況

人們常說的“十月懷胎”指的是人體胚胎在母親腹中孕育的時間。從末次月經到胎兒分娩通常要經過40周,即10個月,約280天。通常將人的胚胎發育分為兩個時期:第1-8周為胚期,是人體胚胎的早期發育階段,在這個時期內,從受精卵到胚體外形並各器官係統的發育已初具雛形。第9-38周為胎兒期,各器官係統逐漸發育成形並建立各係統的生理功能,通常從第38周開始至胎兒出生後7天這個時期為圍生期。胎兒不同發育階段的主要發育特征妊娠期發育階段主要發育變化特征約30小時胚卵期受精卵分裂3天精子與卵子融合由12-16個卵裂球構成的桑葚胚4天早期囊胚桑葚胚進入子宮發育成晚期囊胚7天囊胚開始著床遊離胚泡接近子宮內膜上皮、與內膜上皮發生粘著、胚泡侵入或植入內膜2周胚胎期(第2-8周)囊胚發育,開始形成3脹胚葉3周形成三胚層胚盤,神經係統、心血管係統開始發育4周腦和呼吸係統開始發育、出現發育不全的心髒5周心髒開始出現功能、有手足萌芽、開始形成腎髒,再經過3周開始有功能6周眼、軟骨開始形成、心房室出現、肝髒開始形成7周眼繼續發育、開始出現耳朵、手指和舌頭形成9周胎兒期(9周以後)胚胎已具人形,頭部可見眼、耳、鼻,形成早期心髒、並有搏動,胎兒能活動,腎可以分泌3個月肺形態具備、顎完全融合、直腸和胰島出現、骨髓開始造血外生殖器已發育,但不能分辨性別,肌肉已具有功能,心髒開始分為4室4個月體毛出現、皮膚汗汁腺和皮脂腺形成、十二指腸和大腸固定、上凳竇發育、肺中出現彈力纖維5個月牙釉質和牙質開始沉積、大腦聯合完成、脊髓和髓鞘開始形成、鼻中融完全形成6個月開始有皮下脂肪、所有的器官已很好發育7-9個月脾髒典型結構形成、視網膜層完全形成、晶狀體的血管膜出現、眼瞼分開、男胎的睾丸下降到陰囊

(1)胚期

懷孕最初的1-8周是人胚發育的早期階段,在這個時期,受精卵經過分裂、增殖和分化,形成桑營胚、胚泡,進一步分化形成內、中、外三個胚層,胚胎變成圓柱形並具主要器官係統的雛形。在這個時期,胚胎發育對環境的影響十分敏感,在某些有害因素的作用下容易發生先天畸形或出生缺陷,這些有害的因素包括孕婦的感染(包括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和弓形體等),服用某些藥物(如抗抑鬱藥、麻醉止痛劑、抗情緒興奮劑和某些抗生素等),孕婦接觸有害的作業環境,某些必需微量營養素缺乏(涉及的營養素有葉酸、維生素民。、微量元素鋅等)。

(2)胎兒期

胎兒期發育主要為組織與器官的繼續分化與生長,在第9-20周軀體增長率極快,最後幾周,體重的增加尤為顯著。第9周開始胎兒的頭部幾乎占據胎兒全長的一半,接著身體生長明顯加快,到12周末頭部比例降為胎兒身長的1/3。第10周時四肢活動開始,由於胎兒小,活動輕微,母親尚感覺不到。到12周末能分辨出男女性別。到16周末胎兒各部分大小已較相稱,腦已發育,四肢活動有力,呼吸肌已開始運動。第5個月時,胎兒四肢活動加劇,母親已能感覺到胎動,也稱為胎動期。ZI-24周內胎兒的體重增加一倍,所有的器官都已更好地發育,但由於呼吸係統仍未成熟,如果25周時胎兒流產,通常難以存活。25-29周時早產的嬰兒已能啼哭和吞咽,四肢活動良好,雖然在優良的監護條件下尚可存活,但死亡率高。28-32周男胎的宰丸開始下降,到足月時睾丸已在陰囊。35-38周時大多數胎兒已較豐滿,麵部皺紋消失,此時出生的嬰兒能高聲啼哭,並已有強烈吸吮。覓食等反射,四肢活動活潑,肌肉張力發達,存活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