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百鬼夜行 第九十六章 美人含嬌(1 / 2)

1周歲之後,是寶寶正式開始學語的階段。這時爸爸媽媽要根據寶寶語言發育特點,結合具體事物、情景、動作,反複地耐心訓練,並且要有意識訓練寶寶說完整的一名句話。

01 寶寶開口說話要鼓勵

通常,這個時候的寶寶可理解簡短的語句,能理解和執行成人的簡單命令;能夠跟著大人的話語進行重複,談話時會使用一些別人聽不懂的話;經常說出的單詞有20個左右,能理解的詞語數量比能說出的要多得多;喜歡翻看圖畫書,並在上麵指指點點;會對他看到的物體進行命名,如用“圓圓”稱呼橘子等形狀類似的東西。

爸爸媽媽在對寶寶進行語言教育時,除了要結合寶寶語言發育的規律,正確地教育引導寶寶語言向較高水平發展外,還要鼓勵寶寶開口說話。

“延遲滿足”訓練法

有的爸爸媽媽沒等寶寶說話,就會將寶寶想要的東西送過來,使寶寶沒有了說話的機會,久而久之,寶寶從用不著說到懶得說,最後到不用開口講話了。也就是說過分的照顧使寶寶錯過了用言語表達需求的時機。

為了鼓勵寶寶開口講話,自己主動地表達需求,一定要和藹的、耐心地給他時間去反應,不要急於去完成任務。當寶寶要喝水時,必須先鼓勵他說出“水”字來,然後你再把水瓶或水碗給他才行。如果寶寶性子急,不肯開口說話,就應該適當地等待,爸爸媽媽“延遲滿足”的訓練是可以促使寶寶開口說話的。

巧用心計,激發興趣

對於一些比較靦腆和內向的寶寶,爸爸媽媽應巧用心計,耐心引導,激發寶寶的興趣,鼓勵他開口說話。和寶寶一起做遊戲時,爸爸媽媽可以在一旁不停地說“兔子跑、小馬跑、寶寶跑不跑?”當寶寶反反複複聽到“跑”字以後,慢慢地就會開口說“跑”字了。

多接觸、多聽

語言學家認為,大多數寶寶是從他當時見過、聽過和接觸過的東西中學習語言的,因此,爸爸媽媽要把握時機,對1半的寶寶,要通過畫片、實物等,耐心反複地教育寶寶認識事物,增加詞彙。多講故事,故事能給寶寶歡樂,激發他學習的興趣。

多鼓勵,勤表揚

這個時期寶寶的特點是喜歡做,不肯閑著,喜歡聽表揚。爸爸媽媽要根據這些特點,每天給寶寶一些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吩咐他做些小事情。如“給媽媽打開門”“給娃娃洗洗臉”等等。每當按吩咐做完一件事後寶寶都會感到很高興,爸爸媽媽一定要用“真能幹”等詞語鼓勵寶寶。

02 寶寶語言能力開發小遊戲

讓寶寶說話要選擇在愉快、恬靜的時候和他交談。安定的環境,會使寶寶的情緒穩定,注意力集中;愉快的心境,可以使得寶寶的記憶力和理解力更快的提高。所以,使寶寶保持這樣的心理準備狀態是十分重要的。

說出名字

遊戲過程

這時的寶寶是很喜歡照鏡子的,在抱著他照鏡子的時候,可以指著他在鏡子裏麵的影子告訴他,他叫什麼名字。漸漸地讓寶寶說出自己的名字,再說出媽媽、爸爸的名字。“媽媽叫什麼名字?”“爸爸叫什麼名字?”在這種一問一答反複練習的對話中,鼓勵寶寶區別這些名字。然後進一步教寶寶學說家庭中其他成員的名字。如果寶寶說對了,要及時地親吻他並誇獎他。

遊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