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設法溝通以消滅阻力,隻一味增加推力,就仿佛施力於彈簧上,終有一天引起反彈。幾經努力失敗後,就會興起改進不易的感歎。

如果能配合利人利己的動機、設身處地的溝通技巧與集思廣益的整合工夫,不僅可破解阻力,甚至可化阻力為助力。

集思廣益的基本心態是:如果一位具有相當聰明才智的人跟我意見不同,那麼對方的主張必定有我尚未體會的奧妙,值得加以了解,這就需要溝通。

溝通如何左右合作關係的融洽與否?且看以下這個例子:

假期來臨,一位父親想帶全家去露營釣魚。他策劃許久,作好一切安排,兩個兒子也興奮的期待著。怎奈妻子卻打算利用難得的假期,陪伴久病不愈的母親。一場家庭爭端仿佛一觸即發。

丈夫說:“我們已經盼望了一年,而且孩子們到外婆家無所事事,一定吵翻了天。更何況她老人家病情並沒有那麼嚴重,又有你妹妹就近照顧。”

妻子說:“她也是我的母親,不知道在世上還有多少日子,我要陪在她身邊。”

“你可以每晚打電話請安,反正我們會跟她一起過聖誕節。”

“那還有好幾個月,不知那時她是否還在人世?母親總比釣魚重要。”

“丈夫孩子比母親更重要。”

這樣爭執下去,最後或許會有折衷的安排,也許是妻子獨自去探望母親,丈夫帶著孩子去度假。可是夫妻倆都會有罪惡感,心情不可能愉快,孩子也會察覺到,連帶也不能玩得盡興。

要不然,先生向太太投降,但心不甘情不願,有意無意的就想證明如此決定何其錯誤。反之,妻子順從先生的心意,卻毫無玩興。萬一母親的病情稍有變化,她一定反應過度。倘若母親不幸在此時病危或撒手人寰,作妻子的更不會原諒丈夫,丈夫也難以原諒自己。

不論如何妥協,總會成為夫妻間揮之不去的陰影,日後再起衝突就會掀舊帳。許多原本頗為美滿的婚姻,常為了這類事件日積月累,以致反目成仇。

如果這對夫婦感情深厚,彼此信賴,溝通良好。而且都相信有兩全其美的第三條路可走,又能真正了解對方的想法,那便是創造性合作的理想環境。

經過溝通,先生終於了解妻子的苦心——她想減輕妹妹常年照顧母親的負擔,也的確沒有把握母親還有多久於人世。妻子也理解,丈夫曾花費許多心思安排這趟旅行,連必要的裝備都買妥,如果不去多麼可惜。

於是他們試著尋找第三條可行之道。

先生說:“也許在這個月找一周,家事請人代勞,其他由我負責,你就可以去看母親。要不然,到距離母親較近的地方去度假釣魚也不錯,甚至邀請附近的親友一同度假,更有意思。”

就這樣夫妻倆互相商量,直到找出共同認可的方式,不僅滿足雙方的需要,也使彼此感情更上一層樓。

五、同情和誠實是最好的溝通

合作是成功必不可少的條件。所以,任何一個成功者把對合作看作自己達成目標的重要手段。但是,合作的前提是溝通,沒有溝通就不可能實現合作。試想,你的計劃、你的設想、你的能力別人在毫不知曉的情況下,怎麼與你合作呢?反過來說,你在見到一個陌生人的時候,你對他一無所知,你又願意與他合作嗎?再說,即使你說願意和他合作,那麼,不通過相互溝通,你能知道他也願意與你合作嗎?他願意按照你的要求去做嗎?所以說,沒有溝通,就談不上合作。

但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是多種多樣的,各種溝通的效果也是不一樣的。下麵介紹的一個故事,可使我們認識利用同情這種感情的溝通所達到的良好效果。

S·胡洛克是美國第一流的音樂經紀人。他跟藝術家們打了二十年的交道:查裏亞賓、伊莎都拉·鄧肯、拔夫洛華,這些都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家。胡洛克先生告訴卡耐基:“我跟那些明星們接觸所學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同情,同情。對他們那種孤僻、固執、暴躁,甚至有些不通情理的怪脾氣同樣需要同情。”

他曾經擔任著名的男低音歌唱家查理亞賓的經紀人達三年之久。這位男低音風靡大都會歌劇院,但他的脾氣很怪,象一個被寵壞了的小孩子;用胡洛克先生的話說:“常常令人頭痛。”

有一回,查理亞賓在要上台演唱的那天中年,突然打電話給胡洛克。他說:“我的喉嚨不舒服,象一塊生的碎牛肉,今晚不能上台演唱了。”胡洛克先生這下可急壞了,但是,他沒有同他爭吵。他知道這樣做隻會把事情弄僵。於是,他馬上趕到查理亞賓的旅館,一見麵就表現得十分同情。“怎麼啦,可憐的朋友?”他很憂傷地說:“你的感覺怎麼樣?如果你不能演唱,我想應該把這場演唱會取消。這隻不過使你損失一兩千元而已,但是跟你的名譽比較起來,這算不了什麼。”

這時,查理亞賓歎口氣說:“五點鍾你再來一趟吧。也許那時候我的嗓子會好一點。”

下午五點鍾,胡洛克先生又趕到他的旅館,仍舊是一副十分同情的姿態。他再度堅持取消演唱。查理亞賓又歎了口氣,他要胡洛克過一會再去看看他,也許那時他會更好一些。

七點三十分,這位男低音終於表示同意登台演唱了。因為他得到了同情,他不能使胡洛克難堪。

胡洛克對卡耐基說:“在那種情況下,同情他,是使他走上舞台的唯一方法。”

人們需要同情。同情是人與人之間合作的重要感情基礎。如果你擁有某種權力,那不算什麼;如果你擁有一顆富於同情的心,那你就會獲得許多權力所無法獲得的人心。

因此,如果你想讓別人接受你的思想,和你更好地合作,不要忘了這一信條:

對別人的想法和希望表示同情。

另一個故事是詹姆斯介紹的,他說:

“一天早晨我的鄰居汽車出了故障。‘車到第二檔就上不去了’,她跟我說,‘我想是該花幾百塊錢買個新變速器了。’她一邊往汽車修理廠開一邊說。

但還不到一小時她就回到家,車也又停在車道上了。‘瑪西婭,怎麼了?’我問,‘你的車修好了嗎?’

‘修好了’,她說,高興地笑了,‘就是扁銷鬆了,戴爾替我擰緊,隻花了3塊錢!’

我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這地方在哪?’我問,‘我一搬到這就一直在尋找一家好的汽車修理廠和一位誠實的修理工。’

‘好吧,把你的車開到棕櫚灣路上的卡特斯修理廠,’瑪西亞說,‘他們技術好,不騙人。’

瑪西婭是對的。從那時起我一直在卡特斯修理廠修車,已經好幾年了。戴爾·卡特斯非常誠實,隻要不妨礙他幹活兒,他甚至讓你看著他幹。開業以來沒有失去一個顧客。大家都會毫無保留地推薦他。他的顧客都百分之百地支持他。

戴爾的經營哲學很簡單,在玩世不恭的商業社會就如一縷新鮮空氣,‘如果靠修車不能誠實地活,我就幹別的,’他說,‘我不靠騙人賺錢。’”

這個修理工靠自己的誠實不僅獲得了一個合作者,而且合作者又給他介紹了另一個合作者。由此可見,誠實是比其他方法更高明的一種溝通手段,但是,在現實中,許多人都不懂得這個道理,所以,往往用欺詐的手段來對待合作者,以獲取更多的個人利益。其實,這種人正應了中國的一句成語,叫做“南轅北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