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的源泉
創新從何而來?可以來自個人冥思苦想之後的茅塞頓開,也可以來自外部刺激所激發的靈感;再進一步細分,有個人、他人、集體三種萌生創意的源泉。
來自於個人的創新關鍵在於超越自己,準確地說是超越過去的自己,這是最困難的事情之一。
來自於他人的創新就是超越他人,站在別人的肩膀上,以求看得更遠。學習、借鑒,再到思考,提出“怎樣做得更好”的創意——這種方法對於不習慣創新性思維的個人也是適用的。
來自於集體的創新最典型的就是“頭腦風暴法”,通過相互之間的腦力激蕩,碰撞出新的火花,猶如核武器的鏈式反應。
如果追求一種革命性的全麵超越,似乎第三種機製是最具有優越性的,但實際中的情形卻往往是集體討論的結果最全麵,但有時創造性卻不如第一種。為什麼會這樣?采用討論的形式在激發靈感的同時,常會無意中讓討論者受到他人的影響;而一個不受任何拘束、天馬行空的個人思考過程之後,卻可以誕生獨辟蹊徑的想法。
1.創新遊戲
遊戲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尤其是學齡前後兒童。在遊戲中,孩子的智力品格等能得到相應的鍛煉。
對於孩子來說,這是他們了解自己和周圍世界的最有價值的方法。因為孩子除了對成人的指導做出反應外,也無力做些其它什麼,所以他們把遊戲看成能夠按照自己的願望去行動的唯一機會。而自主對於他們的心理健康發展是必不可少的。通過遊戲,孩子們可以讓自己——安全地、令人愉快地和本能地——意識到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從任務的完成和他們周圍一切可見的東西中獲得滿足,並能有效地和他人交往。
從情感健康方麵來說,遊戲也使孩子在兩個方麵特別獲益:首先,它為他們的感情發泄找到了一個有創造性的、有教育意義的和合適的途徑;其次,它可以訓練他們,告訴他們如何讀懂他人的情感,並用一種社會可以接受的方式對之做出反應。
讓我們先看著遊戲怎樣作為情感發泄的途徑。當許多嬰兒六個月大時就第一次表現出對藏貓貓這個遊戲的興趣,一兩年後,孩子們用來發泄憤怒、無能為力和無保障等情感的方法,一般就是堆積木然後把它們推倒,或者用玩偶、填充動物玩具、機械玩具“扮家家”來發泄這些感情。
對於大約四五歲的孩子來說,他可能開始從事更具暴力色彩的遊戲:“假裝”戰鬥甚至殺人,這樣做的男孩尤其多。這種遊戲可能使成人非常震驚而且敏感,但是它完全是正常的,甚至對孩子們的健康是有益的。它引導孩子們用一種假裝的安全的方式發泄他對於他人的敵意和攻擊性。這遠遠不會使孩子在現實生活中變得好鬥,“手槍戰”(這是對這類活動的一種統稱)可以教會他們控製自己攻擊性的衝動。心理學家常常把這種現象稱作“通過象征性的遊戲來削弱內心的衝動”。
攻擊性的遊戲對孩子有好處,並不意味著父母應該鼓勵孩子做這類遊戲,或者在這些遊戲變得過於粗暴的時候也不去管。這也不意味著父母們必須克製他們自己對於暴力和戰爭的厭惡之情而和孩子一起做這類遊戲。有些孩子更願意做這類遊戲——原因各種各樣。這些遊戲中,有一些比其它的更加粗野。他們必須習慣於這一事實:當邀請包括父母在內的其他人參加某一特定的遊戲的時候,父母和其他人都有說“行”或“不行”的自由。
在你自己的家裏,處理你的孩子偶爾出現的做暴力遊戲的願望的最好策略是,首先確定他也有——或者說知道——許多非暴力的有趣的遊戲可以選擇。然後隻要你孩子的選擇是安全的,而且不打擾他人,就讓他按自己的選擇去做。
(1)給予孩子大量遊戲的機會和條件。
盡可能地在孩子每天的生活中,規定某段固定的、可以預期的時間,讓孩子在那段時間裏可以自由自在地一個人玩耍。這可以幫助你的孩子變得更加獨立。為了增加孩子的社交技巧,你每個星期都可以為孩子安排固定的、可以預期的和其他孩子的“遊戲約會”。
另外,盡你所能使遊戲變得令人開心。在你的家裏設立一塊安全的、寬大的和舒適的玩耍的地方。要確保你所創造的玩耍區域具有這種特點:你能輕易觀察到裏麵的活動,但是同時你們每個人都能保留一定程度的隱私。要確保你孩子的玩具都放到了恰當的地方,這樣每次遊戲時不同種類的玩具都可以輕易拿到。當你和你的孩子出門在外的時候,也要帶上不同的玩具,以備有玩耍的機會。
當孩子在情感上感到不安的時候,遊戲是一個極好的安慰。但是要對此時刻保持警惕,要通過提供一些有吸引力的和適合的遊戲替代品,慢慢地引導孩子。比如,如果你的孩子感覺被忽略了,你可以提議一起做玩洋娃娃或者玩“西門名言”的遊戲——這都是牽涉大量的個人注意力在內的相互影響的遊戲。
(2)參與到孩子的遊戲中。
如果你們知道如何以許多不同的方式一起玩耍,如果你們經常利用一起玩耍的機會彼此交流——直接的或間接的,你和孩子間就可以培養一種更加密切的關係。記住這些事實,確定選擇或者設計許多你和你的孩子都能從中獲得樂趣的玩具和遊戲。
(3)對孩子學習掌握技巧和遵守規則的進展,要盡可能地保持耐心。
當你們一起做遊戲的時候,讓孩子居於主導地位,或者讓他感覺自己處於這種地位。不到六歲的孩子在情感上常常還無法很好地處理失敗。因此要準備讓孩子贏,甚至這意味著允許他欺騙。
(4)使孩子玩得開心,使他能從中獲得最多的益處。
在不壓製孩子的快樂的情況下,讓他了解不同遊戲的價值:從這些遊戲中可以學到什麼,或者遊戲如何進行身體和智力的發育。這些信息可以幫助你的孩子更加深入地了解某種遊戲。然後你和孩子一起做遊戲時,要樹立良好的榜樣——而且如果需要的話,可以根據當時的情況修改遊戲的規則,這樣你的孩子能夠從中獲得最大的滿足。
和孩子一起做遊戲時,要小心選擇適合他情緒和時間的遊戲。比如,如果你的孩子感到悲傷或者情緒低落,或者那時已快到睡覺的時候,相對安靜的遊戲較為合適。另一方麵,如果你的孩子正騷動不安,或者正當下午三四點,活躍的遊戲更為合適。
你要培養孩子的合作精神,那時你可以向孩子要某個玩具,孩子遞給你的時候要對他表示讚賞,幾分鍾後再還給孩子。不過,不要期望你的孩子很快就會有更加慷慨的行為,如果他做不到也不要擔心。對於孩子來說,要認識分享的價值和公正的遊戲,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積累豐富的經驗。
(5)謹慎地觀察做遊戲中的孩子。
你要養成一種習慣:在孩子做遊戲的時候,要不時地用一種不會吸引他注意力的方式,對其加以觀察。你的孩子怎樣做遊戲或者在做什麼樣的遊戲,可以使你深入地了解孩子當前的感情狀態。比如,你的孩子在玩娃娃的時候,可能會表現出一種令人心灰意冷的景象,這可以使你聯想起他真實生活中某種棘手的局麵。或者你的孩子看起來對某些令人喜愛的玩具失去了興趣,這可能是某個更加複雜的情感衝突所清楚地表現出來的跡象(比如分離的焦慮)。但更加重要的是,經常地觀察你正在做遊戲的孩子,可以對他喜歡或不喜歡什麼了解得更多。這些知識可以幫助你選擇玩具,並且確保你們在一起做遊戲的時候都會感到開心。
(6)鼓勵孩子在日常的活動中保持著做遊戲精神。
如果你的孩子把這一切看成做遊戲似的,那麼對他來說,清掃的任務、廚房和庭院中的簡單雜務,以及諸如像洗澡之類的例行公事,會變得更有吸引力,會更少壓力。盡量把這些活動和表演、唱歌或者模仿領頭人之類的遊戲放在一起。通過這種方式,你的孩子可以更加容易地把從遊戲中學會的技巧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孩子五六歲之前,一般都無法很好地和其他的孩子一起參與曆時長久的遊戲。他們缺乏必要的專心和合作技巧,他們失敗的時候也無法保持風度。不過,他們的確喜愛和別的孩子一起或輪流做一些具有自我挑戰性質的遊戲,尤其是在這些遊戲具有節奏、循環往複或者如唱讚美詩般的性質的時候。
這裏有一些建議的集體遊戲:
兩歲到三歲年齡段的孩子特別喜歡能夠鍛煉他們新出現的語言和運動技巧的遊戲,比如,邊唱邊跳繞圈轉、追隨領頭的孩子等(類似中國女孩子“邊跳皮筋邊唱歌謠”、“老鷹捉小雞”、“丟手絹”、“找朋友”等遊戲一一譯者注)。一般來說,他們的情感還不夠成熟,無法接受帶有強烈“接受——拒絕”色彩的遊戲(比如,遊戲要求選擇不同的遊戲者承擔不同的角色,邊遊戲邊唱歌)。
處於三歲到五歲發展階段的孩子,喜歡那些涉及更加精巧的運動技能的遊戲。他們在情感上已經足夠成熟,可以接受包含著溫和的競爭和帶有“接受——拒絕”色彩的遊戲。帶有這個性質的理想遊戲包括“請你像我這樣做”(一群孩子模仿領頭的孩子做動作)、“藏東西”、“倫敦橋”(一首關於倫敦的兒歌)、“叼蘋果”(一個孩子彎腰站在一桶水前,雙手背在身後,用嘴去叼水麵浮著的蘋果,在規定的次數內咬住蘋果的孩子可以得到獎品)。“釘驢尾”(類似中國的貼鼻子遊戲)和“搶椅子”(椅子數少於遊戲人數,搶不到椅子者,出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