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論教學改進(1 / 1)

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論教學改進

師範專科學校是培養合格的、一專多能的初中教師的搖籃。師專各專業學生的素質如何,直接關係到中學實際教育水平的高低。由於國家政治、經濟形勢發展變化快,教材難以適應形勢,再加之中學思想政治課上講授的理論與一些社會現象相矛盾,而初中學生又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中學生對政治課失去興趣。據《中學政治》雜誌一文對500名中學生的調查,對思想政治課有濃厚興趣的僅36人,占調查總數的7、2%;有興趣的182人,占36、4%;無所謂的217人,占43、4%;毫無興趣的65人,占13%。①這種情況勢必直接影響中學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基於以上認識,我們認為隻有在師專政教專業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論課程的教學中,率先做一些改革,使學生畢業後掌握靈活多樣、妙趣橫生的教學方法,以調動中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

首先,紮紮實實地抓好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論課的理論教學。我們使用的教材係河北師院政教係李惠民主編,它吸取了目前國內幾個版本教學論教材的成果,無論從教材內容、邏輯體係上都有獨到之處,被我們省師範院校本、專科政教係采用。一些地區還把它定為在職中學政治教師的必讀物。由於自己是這本教材的參編者,又從事這門課教學多年,所以具備一定的優勢。借助這個優勢,通過調查,我們發現曆屆學生對這門課都程度不同地存在兩種不正確認識。一是認為學習了普通教育學,再學習分科教學法沒用;二是認為憑專科的知識水平,將來教初中知識沒問題。針對這種情況,我們結合教育學、心理學的有關內容,認真備課,重新編寫講稿,每一節課都講得準確、生動。如講授“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一章時,我們將教育學闡述的教學過程“是學生在教師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地指導下,積極主動地接受人類社會的間接經驗,並實現全麵發展的過程”②與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論闡述的中學思想政治課的教學過程“是政治教師按照中學教育培養‘四有’公民的總體目標和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任務,有計劃地引導學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礎知識,提高學生運用馬列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共產主義的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的過程”③相對比,使學生從馬克思主義哲學高度進一步認識“一般”與“特殊”的辯證關係,從而使學生從內心感到分科教學法是一門科學,它對今後更好地從事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關係重大,自覺地糾正了對這門課的不正確認識,提高了學習這門課的興趣。

其次,從實際出發,加強練習,即練說話、練寫字。根據培養目標,師專學生畢業後都要走上初中教學崗位。而客觀情況是,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瞎侃”可以,一旦讓其走上講台就張口結舌,語無倫次,寫出的字(尤其是粉筆字)更差。針對這兩種情況,我們切實采取了“二練”措施。一是練說話,做法是根據不同教學內容,組織學生討論、辯論,並把學生的表現情況記載下來,做為評定成績的依據之一,從而保證每個學生都能踴躍發言。然後是找學生代表把結論寫到黑板上,展開自我評價,同學評議,這是練板書。通過二練,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黑板板書能力。

其三是強化專業知識水平,強化教學方法,強化教師風範。(1)根據“兩練”中暴露出的問題,大到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不準確表達,小到語病,我們都抓住不放。如有的學生在講初二思想政治課時,有意無意地混淆“資本主義”和“資本主義社會”這兩個詞義相近的概念,我們就從政治學的角度對學生的專業知識查漏補缺,明確告訴他們有無“社會”兩字構成兩個不同概念,這是知識性錯誤,從而糾正了前麵提到的學生的第二種不正確認識,使學生清醒地認識到,專科畢業教初中知識不是沒問題。為了做到學識淵博,我們努力涉獵政教係全部專業課程的主要內容,以便在教學中應用自如。(2)是強化教學方法訓練。首先是使自己的教學法課科學、規範。在科學性、思想性、趣味性上下功夫,使學生感到教學法課學知識、有意思,然後是組織學生開展提高教學水平的係列活動:分析中學教材、編寫教案、到中學聽課、看優秀中學教師教學錄像、隨機摹擬試講,從而使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就思考未來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等問題。(3)是強化教師風範。我們要求學生在上教學法課時,都來一個思想觀念、身份的臨時轉換。即從學生轉換為教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按教師標準要求。小到穿衣戴帽、言談舉止,大到發言、提問,最後用摹擬試講綜合糾正一切不合教師風範的問題,如有的學生在試講時手足無措、抓耳撓腮;有的學生趴講桌;還有的用板擦無謂地敲黑板,用鞋敲講台以及講話時聲音過大、過小,表情過於冷峻或不嚴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