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課講解藝術
講解課程的能力是教師的最重要、最常用的基本功。從教學方法上來講,講解既是方法,又是藝術,教師的講解是方法、能力、藝術的統一體現。講解能力的強弱,集中地體現著教師的學識、智力、口才、經驗等等綜合能力,而講解方法是否得當,又直接關係到教學的效果。
(四)講解的實質及其作用
講解是教學環節中的一個非常關鍵的環節,是思想政治課教學中一般常用的手段。講解從現象上看,是教師講解課文內容,實際上講解離不開一定的教學藝術。講解的實質是教師的教學知識和教學藝術的展示和運用,是把教育教學的內容內化為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思維方法。
所謂教學知識,就是教學所具備的知識,它不是簡單指書本知識,也不是單純的文化知識,而是指教師應具備的教學所需要的知識、技能、方法、能力的總和,而講解能力和講解藝術是教學知識的最集中的運用和體現,也是教師教學的基本功。
1、中學思想政治課講解的特點
中學思想政治課的講解目的不僅僅是把書本知識傳授給學生,而且是通過講解要培養學生的能力和素質,使其全麵健康地成長。因此,中學思想政治課的講解有著自身的特點:
(1)中學思想政治課講解的內化功能有其自身的特點。
中學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中,教師的講解是為了使學生理解書本的知識觀點,並把其轉化為自身的觀點、立場和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中學思想政治課的講解不僅要注重知識的傳授,而且要充分重視思想教育中思想的內化。所以,講解思想政治課的內容時,不僅要把知識信息準確地傳遞給學生,而且更重要的是把這些信息內化為學生的情感、意誌、認識和能力。當然,要實現內化,就必須主要由學生自己來完成,通過教師的講解能夠幫助學生加快完成這種內化。
(2)中學思想政治課的講解重點是依據學生的學習和接受能力的實際狀況而決定的。
無論是教學的重點還是思想教育的重點,講解的方法和形式都是從學生實際和教學的主客觀條件決定的。講解既不能照本宣科,又不能脫離學生的實際情況。講解不僅要注重學生的學習能力的實際,而且要注重學生的思想認識的實際。總之,講解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
(3)中學思想政治課的講解要有時代感。
中學思想政治課作為社會科學的常識課,它的講解內容應當充分反映當代的特征,要具有時代感。時代感中包含著現實,但絕不能把時代感等同於現實。思想政治課講解中的時代感,就是要我們在講解時要站在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主題高度,以改革、發展的時代特征來思考問題,要使教學內容的講解麵向現代化、麵向未來、麵向世界。隻有這樣才能用最先進的思想觀念來教育影響學生,才能體現思想教育的超前性特征。
(4)中學思想政治課的講解帶有鮮明的政治性。
中學思想政治課並不是簡單的一般文化課,而是體現學校的社會主義性質的一門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因此,對這門課的講解必須要以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立場和方法為主要理論依據,特別是要以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為主要指導思想進行。在中學思想政治課的講解中,既要防止庸俗化,又要堅決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講解既要求生活潑,又要求政治思想性比較嚴謹,其根本目的是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接班人。
(5)中學思想政治課的講解效果不僅僅取決於教師的素質和學生的狀況,而且往往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也比較大。
任何一門課的講解效果固然要取決於教師的素質,但是和學生的思想狀況與社會大環境的影響非常緊密地聯係著。因此,教師的講解必須理論聯係實際,必須緊密聯係對學生影響比較大的那些實際。講解要有一定的針對性,而這種針對性不是指講解要針對學生的不正確思想和認識,而是要針對學生感到困惑不解的社會問題和社會實際進行講解。
總之,中學思想政治課的講解具有內化性、實際性、時代性、政治性和社會性的特點,而這幾個特點是相互關聯的。要使講解的內容內化為學生知、情、意、行,必須注重講解的實際性、時代性、政治性和社會性的特征,而隻有注重學生思想認識的轉化,才能實現講解的其它特征。
2、中學思想政治課講解的作用
中學思想政治課中,教師的講解如果得法、適當,在教學教育中既能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體現思想政治課的教育教學目標,對於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起著重要的作用。在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教育中,講解的主要作用是:
(1)通過教師的講解,能夠促使學生更積極主動地思維和思考問題,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講解要有利於學生思考問題,使學生更積極更主動地思維,而不是教師一講,學生一聽就算完事,讓學生處於被動狀態,是不正確的。講是手段,解是目的。通過講,解學生的惑,而解惑的過程是一個引導、指導學生學習的過程。因此,講解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含義是通過引導、指導式的講解來使學生不繼解決學習中遇到的矛盾。學習中的問題、難點都可以說是學習中的矛盾。教師的講解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教師麵對學生,把書本上的知識講出來,或理解為教師用口授的方式把書本知識傳達給學生,而不顧或不注重研究學生如何理解和認識問題,這種對講解的認識是非常不科學的,也是非常陳舊落後的一種教學觀念。以往的所謂“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都源於此。
(2)講解具有整體優化教學教育環節的作用。
講解不僅能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能起到優化整體教學環節的作用。這是因為無論是導入、設問、啟發、引導學生,組織學生活動時的輔導,課後的總結歸納中,都離不開講解,講解滲透在每個教學環節之中。因此,能否把握每個教學環節中的講解的特點及其教學藝術,直接關係到整體教學環節是否能得到優化,以至於每個教學環節能否緊密相聯,形成教學教育的流暢和協調統一的整體。
(3)講解作為教學的一種實現形成,能夠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與反饋的作用。
教師講解質量高低的一個很重要標準就是信息負載的密度的大小,及信息傳遞與交流得是否準確無誤。在思想政治課中還有一個思想教育內容就是師生之間思想觀點和思想認識的交流。教師的講解,不僅要有在最少的時間內傳遞最大量的信息的作用,而且要在交流、反饋中能及時充實、修正教學教育內容,以適應學生的學習實際狀況和能力狀況,同時也能夠及時糾正學生在學習中的一些不足和缺陷。
(4)思想政治課的講解具有感染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受到美好情感和正確思想熏陶的作用。
思想政治課教學的一個最突出的特點就是為了實現思想教育的功能,必須首先注重對學生的美好情感的培育。因此,思想政治課的講解不僅僅是富有情感的語言和語態,而且其講解內容有著豐富的情感。在講解中,從這兩個方麵來把握情感培育和情感教育的內容及其實現形式,能夠更好地來實現教育教學的目的。
(5)思想政治課的講解能夠豐富和充實教材內容,更好地實現理論聯係實際的教學教育原則。
理論聯係實際是思想政治課教學教育的一個基本原則。教師通過講解可以把更現實、更生動,乃至學生當時最為關注的熱點問題充實到教學教育中來,使教學更有說服力,能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把教學教育內容與實際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要正確而充分地發揮講解的積極作用,必須正確地運用講解這一教學中重要的技能和手段,防止由於不科學的講解而帶來的負麵效應。因此,要注意以下四個問題:
①講解中要注意與學生交流最佳狀態是邊交流邊講解。學生的學習思路與教師的講解思路高度一致時,講解才能獲得最佳效果。離開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思路的講解是毫無意義的,往往在教學中,特別在思想教育中起極其惡劣的影響,使學生普遍產生逆反,使教學陷入困境。因此,在講解中首先要防止不顧學生而教師唱“獨角戲”的局麵,教師的講解是教與學的統一,而絕不是“單口相聲”。
②講解不能麵麵俱到,更不能不分輕重。
講解要有重點,有核心觀點,要善於抓往重點和核心進行“畫龍點睛”式講解。隻有這樣,講解才能取得最大效益。同時,隻有抓住教學的重點進行講解,才能最有效地利用教學時間,才能最大限度地節省學生的學習時間,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當然,要做到這一點,最重要的一條是教師要熟悉教學內容,熟練地掌握教育教學的藝術。
③講解既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教學環節,也可以作為一種教學藝術來靈活地運用,但無論是作為教學環節,還是作為教學藝術,都要與其它教學環節和教學藝術相結合,才能更充分地發揮講解的作用。
在運用講解的教學藝術時,不能脫離開導入、設問、引導、啟發而單純的講解這樣往往使講解顯得不那麼生動和豐富,不能同學生的學習緊密相聯。因此,講解過程中有必要適時,適當地運用導入,設問、啟發等等教學藝術,使講解取得更大效果。
④講解因課程的內容不同而其特點也應有所不同。
思想教育性內容在講解時應充滿情感和感召力,要善於激發學生的情感,善於在與學生取得共識中推進教學內容;政策性內容在講解時應當注意與現實問題緊密結合起來,特別要強調政策的作用。
(五)思想政治課講解的類型
思想政治課的講解按照教學教育內容、教師的特色和特長以及教學環節等可以劃分為三大類型。而思想政治課講解的這三大類型都有著本學科教學教育講解的特點和基本要求。
1^依據教學教育內容劃分的講解類型
中學思想政治課的講解按照教學教育類型可以劃分為理論性講解、政策性講解、常識性講解和思想性講解。
(1)理論性講解的特點及其要求。
所謂理論性講解就是對思想政治課中理論性較強的知識的講解。這種講解的特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