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中學思想政治課能力培養
教學實驗問題的提出
一、什麼是思想政治課的能力培養
按照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大綱(修訂後,將改稱為課程標準)中規定的能力培養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有計劃、有步驟地、係統地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各種能力,這就是思想政治課的能力培養。
(一)能力培養是整個思想政治課教學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1.從課程任務方麵來看
思想政治課教學的任務是對中學生進行思想、政治、品德教育,以鄧小平同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中心內容,向學生講授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和我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本常識,培養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觀察社會、分析問題和參加社會實踐的能力,使學生成為具有良好思想、政治、道德素質的新一代公民。課程任務中包含的傳授知識、發展能力和培養良好思想、政治、道德素質這三個方麵,是緊密聯係、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其中,培養能力是促進學生掌握知識和培養良好思想、政治、道德素質的必要條件。隻有具備了一定能力,學生才可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並運用這些基礎知識去觀察社會、分析實際問題,才可能有思想、政治、道德素質的提高。
2.從教學過程方麵來看
能力培養過程和整個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是統一的。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是全麵完成課程任務的過程。即它是傳授馬克思主義基本常識的知識教學過程、培養和發展學生能力的能力教學過程和提高學生政治思想道德素質的教育過程的統一。整個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中包含的這三個方麵,也是緊密聯係、相互結合、相互滲透的。傳授知識的過程,既同時是培養和發展學生能力的過程,又同時是提高政治思想、道德素質的過程。課程的三位一體的任務的不可分割性決定了整個教學過程中三個方麵的不可分割性。把教學過程中三個方麵中的任何一個方麵從整個教學過程中割裂開來的做法(例如,忽視甚至取消能力培養這一方麵),都是錯誤的、有害的,這勢必妨礙課程任務的全麵完成。
(二)思想政治課能力培養問題的特殊性
能力培養既然包含在、滲透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之中,是思想政治課教學中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部分,現在,為什麼又單獨提出能力培養問題加以研究?
這是因為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知識教學、能力培養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這三個方麵又各有自己的特點,或矛盾的特殊性。它們之間是有區別的。其主要區別是:各自的目標不同,各自包含的內部矛盾及其解決的途徑、方法不同。毛澤東同誌在《矛盾論》中指出:“研究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各個發展階段上的矛盾的特殊性,不但必須在其聯結上、在其總體上去看,而且必須從各個階段中矛盾的各個方麵去看”。我們研究思想政治課能力培養問題也應該是這樣。我們不但要看到能力培養在整個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中,即在總體上與知識教學,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聯結性、一致性,也要看到在思想政治課教學這個總體中存在著的矛盾的各個方麵的特殊性,包括能力培養這個方麵的特殊性。這樣,才能做到“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不同的矛盾”。思想政治課能力培養的目標是什麼?培養學生具有各種能力有什麼意義?中學各年級能力培養的具體要求、內容和方法又是什麼?在教學過程的各環節中,如何加強能力培養?如何正確認識和處理與能力培養有關的諸種矛盾或關係?加強能力培養,教師應具哪些基本功?等等。所有這些問題,都是屬於能力培養方麵的特殊問題,即矛盾的特殊性,都是在培養學生能力的教學過程中值得專門研究的問題。這些正是本書要論及的問題。
二、提出加強思想政治課能力培養問題的現實依據及意義
當今的世界教育已進入一個才能開發與培養的新時代。能力問題的研究與實踐早已成為中外教學論專家們的熱門課題。
八十年代以來,隨著我們國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能力培養問題也已越來越受到我們國廣大理論工作者和教師的重視。各學科的能力培養問題的研究與實踐,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思想政治課能力培養問題的研究與實踐也必須緊緊跟上。
近十年來,我們國廣大中學政治課教師在培養學生能力方麵,做出了不小的成績,對能力培養問題也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不少寶貴經驗。能力培養問題已引起了越來越多的中學政治教師的關注。但是,在能力培養問題上,也確實存在某些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下列三方麵。
(一)在教學實踐方麵
受傳統教學論的影響,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把教學過程單純看作是知識教學過程而沒有同時也把它看作是能力培養過程;對知識教學,或悉心鑽研,或輕車熟路,積累了很多寶貴經驗,但對能力培養問題,一些教師尚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對能力培養的規律,缺乏係統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