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品情教學

品情教學是一種教學方法,是我一種比較粗淺的設想。所謂品情教學就是用讀者的感情去複活潛藏於言語形式中的感情的教學。

為什麼要提出品情教學呢?

一、品情教學的提出:

從語文學科的人文價值看:

語言是人生命意誌的體現,語言中沉澱著人的某種感知方式,思維方式等等。怎麼說話就是怎樣做人,教學生怎樣說話也就是教學生怎樣做人,怎樣感知、思考、待人、律已。

語文教學應當把育人和立言相統一,這就是語文學科的人文價值。

從素質教育角度看:

人的文化心理結構可分為智力結構、倫理道德結構、審美心理結構,也就是傳統哲學所說的知、情、意三個領域。素質教育中的美育它對應於審美心理結構,亦即所謂的“情育”,它是人之為人的內在需要,使人之為人的外在規範成為自己必然的向往和追求。

中學階段的美育主要由語文學科來承擔,而語文教學主要是通過文學語言的教學來實施的。

語文學科的人文價值與素質教育相統一角度看:

學習文學語言就是攀登人的生命活動,心靈活動中美的境界。學習用美的眼睛,耳朵去感知世界,用美的心靈、情感去體驗生活。文學語言是語言人文性的最高體現,語文教學的美育是語文教學人文價值的最高體現。

綜上所述語文學科的人文價值和美育的要求決定了語文教學必須通過語言介入人的生命活動、心裏活動,才能收到母語教育的目的。

語文學科的教學方法是建立在此基礎上的,即如何有效介入人的生命活動,心靈活動。王尚文先生對此提出了語文教學的生活化,我覺得這隻是一種學術性的教學理念。我想談一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歌德曾說情感是一個活動著和行動著的人的靈魂,確實的,情感是一個人生活的原動力。

語文教學的基本內容是言語形式,而言語主體的生命活動、心靈活動是潛伏於其中的,隻有深入言語作品中的言語主體的生命、心靈之中,同時與其進行心與心的溝通,唯一有效的選擇就是用讀者的心去叩開言語主體的心,即我所設想的品情教學。

二、品情教學的途徑

品情教學的實現可以通過朗讀和言語揣摩的教學得以實現。我們先來談談朗讀教學。

(一)朗讀教學

眾所周知,聲音能夠傳遞信息,並且多半是感情信息,由此可見,語音不但表示一定的語義內容,更重要的是能體現一定的感情色彩。

語文教學中領略文學作品的意蘊、品味揣摩語句的情味色彩必須通過讀,用讀者自己的聲音去複活言語的聲音,通過聲音把感情輸入言語,從而複活言語的語調語氣,進而感受領悟作者的感情,這樣同時把作者的感情通過聲音給讀了出來。

下麵有這樣一段文字:

在幽靜的林子裏,清清的,滌去了我滿心的浮躁,你們的私語,歡欣,使我明白了:我有我的那一方藍天,你有你的那一片白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