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隻有前妻留下的一個孩子,孩子聰明可愛,是他窮愁潦倒的生活中唯一掛心悅意的精神寄托。眼見今年痘疹猖狂流毒,家家小孩不保朝夕,遍地惶惶,雪芹為此,真是憂心如焚。不要說進城以會親友,他簡直百事俱廢。可是往往越是擔心的事,越是會發生。那天,他最怕的事終於臨頭了,孩子開始發起了高燒,染上了痘疹。當時醫治痘疹,需要用貴重的犀牛角、珍珠、牛黃等大涼及鎮驚的藥品來醫治,曹雪芹自己也會一些醫術,知道要用這些藥,可是他一貧如洗,哪有能力去給孩子買珍珠牛黃?即使有錢,在藥品那樣緊俏的環境下,也不一定能買得到。就連敦家那樣的宗室人家也沒辦法,死了那麼多人。雪芹看著日漸虛弱的孩子,真真是每日以淚洗麵,卻又毫無辦法。到秋天的時候,孩子最終因不治而殤亡!
對於曹雪芹的孩子是否死於這場瘟疫,敦誠在後來的挽詩中第三句寫道:“數月前,伊子殤,因感傷成疾。”因此,雪芹的孩子正是在乾隆二十八年(1763)的大痘災中夭殤的無疑。孩子離去之後,曹雪芹悲痛萬分,他在人世間唯一的一點牽掛和令他高興的事也沒有了,傳說他每天都要到小墳上去瞻顧徘徊一番,傷心流淚之餘,酒也喝得更凶了。雖經友人勸慰,也始終不能舒解。不久,他的身體便每況愈下,竟落出那下世的光景來。
在《紅樓夢》第二十一回中,有一段文字就是寫的巧姐患痘疹,一家人圍著她轉個不停,又是供痘疹娘娘,又是熬珍貴藥材給養,賈鏈還得出去齋戒,他還趁機在外麵偷腥了一回。可見,在那個時代有家人出痘堪稱是一件極為緊張的大事兒。曹雪芹十分清楚形象地記述了痘疹給家庭帶來的巨大災難。隻是他沒想到,他的孩子竟也殤於此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