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這年秋天,薇薇懷孕了。東學再次獲得升職,被派往德國總部工作一年,家屬亦可同往,有補助津貼。
東學決定帶薇薇和廷兒一同前往,去異國他鄉開拓見識。
搬家出國是個不小的工程,周末東學和薇薇一起收拾行李。薇薇此時已懷孕五個月,做了B超,懷的又是個男孩。
東學很體諒薇薇,重活一點都不讓她做,隻讓她在一旁指揮,由他和廷兒來行動。四歲的廷兒如今像個小小男子漢,很能做幫手。
東學一邊打包箱子一邊對薇薇說:“再過幾年,這屋裏將有三名壯漢被你呼來喝去,聽你差遣,你必定會有女王的感覺。”
薇薇大笑:“是,是,所以要多多生養,讓我們生一支足球隊。”
東學也笑:“可到了他們青春期集體叛逆時,你不知得有多煩惱。”
薇薇說:“那還早著呢,我不管那麼遠的事。我隻管當下,當下我就是愛你,好愛好愛你,所以我要給你生好多好多的孩子。”
東學捆完一隻箱子,微笑著俯過身來親吻薇薇。這個女子,馬上要成為兩個孩子母親了,卻仍像多年前那樣純真、簡單、執著、率性,好像永遠都不會長大。但她最初吸引他的,正是這些特質。
他們的行李並不多,很快就收拾好了。東學一向提倡簡約生活,薇薇也跟著養成了這種習慣,什麼東西都是少而精。
他們現在環境已經大好,但吃的穿的用的都還是原來那些。沒有換更大的房子,也沒有換更好的車。任身邊的朋友們互相攀比,互相慫恿,他們仍然我行我素,過著在別人看來略微樸素的生活。
當然時不時會有老同事或老同學來關心:還住在那裏呀?沒換地方呀?聽說哪裏哪裏新開了樓盤,現在買劃算呀,誰誰買了,誰誰誰也買了。你們要不要買?聯排別墅呀,還帶花園的。
他們總是笑笑搖頭——沒條件買,太貴了。
現在的人都愛替別人操心,都愛過問別人的家事。例如,有對象了嗎,結婚了嗎,生孩子了嗎,在哪兒工作呀,掙多少錢呀……
操心和過問都是為了刺探實情,刺探實情是為了比較,比較是為了印證自己比別人過得好。沒了比較,生活就失去樂趣和動力。
東學總是對薇薇說,那就讓別人滿足一把好了,就讓他們都覺得自己過得比我們好好了。予人快樂,勝造七級浮屠。
薇薇很欣賞東學這種豁達,還有這種淡淡的幽默感。
他們並不是不喜歡好東西,隻是覺得人活著並非全為了享樂。
就像東學曾說過的,追求物質享樂,在這個時代已成了一種群體的狂熱。人一旦置身於這種狂熱,會很容易放棄思考,放棄個人立場,放棄自己的理想以及審美趣味,甚至在某些時候,會放棄道德,屈服於誘惑,去竭力追求別人都在追求的一切。
薇薇對東學所言深以為然,她從他身上學到了許多美德。
人生在世,要學會時時滿足,也需要克製和承擔。他們都相信,積累再多的身外之物也無法讓自己更快樂,讓生活更幸福。
且不論,這世上但凡珍貴的東西都是免費的——藍天、陽光、水、清新的空氣。最能帶來持久幸福感的東西也是免費的——親情、愛情、友情。
他們帶了最簡單的行李去了法蘭克福。
在異國他鄉,東學工作依然很忙,孕婦薇薇卻成了閑人。
寫雜誌的專欄固然不受地域限製,在國外也一樣寫。但寫久了,總覺得每次都是大同小異的內容,無須創造力,薇薇失去了興趣。
東學說,已經沒有興趣的事情,就不要做了。掙錢養家畢竟是男人的事,他鼓勵薇薇追求自己的夢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薇薇說自己曾經很愛寫小說。
東學說:“那就寫小說。”
薇薇苦笑:“但我寫的小說自己也看不下去。”
東學說:“沒關係,繼續寫。”
他說,任何事情,隻要繼續做下去,總有一天會成功。一條路,哪怕看不到前方,繼續走下去,總有一天,景色會不同。
這年夏天,薇薇生下一個男孩,取名鄭躍洋。
添了一個孩子,生活又忙碌熱鬧起來。在嬰兒的哭鬧與嬉笑中,時間過得特別快。一轉眼,夏去冬來,洋兒也在牙牙學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