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22.西涼兵進京(2 / 2)

光熹元年(公元189年)八月二十七庚午日,張讓、段圭等迫於追兵,被困北宮中,無計可施,隻好帶著少帝、陳留王等數十人步行出穀門。入夜後到達小平津。皇帝所用的六顆玉璽未隨身攜帶,無公卿跟隨,隻有尚書盧植、河南中部掾閔貢夜裏到達黃河岸邊,碰到了少帝一行。閔貢率騎兵於快破曉時追上。少帝又餓又渴,閔貢乃殺羊進上,又厲聲斥責張讓等人禍國亂政,並持劍砍死數名宦官。張讓等人惶恐不安,知道死期已到,乃向少帝拱手再拜,並叩頭辭別,隨即投河自盡。

閔貢扶著少帝與陳留王,乘著夜色追著螢火蟲發出的微光徒步往南行,欲回皇宮。走了幾裏地,得到百姓家一輛板車,三人乘車到洛舍後,下車休息。

光熹元年(公元189年)八月二十八辛未日天亮後,找到兩匹馬,少帝獨騎一匹,陳留王與閔貢合騎一匹,從雒舍往南行,這時才漸漸地有公卿趕來會合。

此刻奉何進之令入京“勤王”的並州牧董卓率軍來到顯陽苑,遠遠望見宮中起火,知道發生了變故,便統兵急速前進。

天還沒亮,來到京城西,聽說少帝一行在北邊就要回宮了,就率軍與大臣們一起到雒陽城北邊的北芒阪(今北邙山)下迎接少帝。少帝望見董卓突然率大軍前來,嚇得哭泣流淚。董卓上前與少帝敘話,少帝說起話來語無倫次,而一旁的陳留王則對答如流。董卓十分高興,覺得陳留王比少帝賢能,而且認為自己與撫養陳留王的董太後是同族,於是心裏有了廢黜少帝,改立陳留王為皇帝的念頭。

說實話,皇位本來就是劉協的,還給劉協隻不過是時間問題。漢靈帝末年,民間盛傳童謠:“侯非侯,王非王,千乘萬騎上北芒。”宮變發生時,劉辯已經登基為帝,已非昔日的“史侯”,而當時的陳留王劉協不久就成為皇帝(獻帝),所以叫“侯非侯,王非王”,而“千乘萬騎走北芒”指的是百官公卿乘車騎馬保護少帝和陳留王上了北邙山少帝,至此童謠靈驗,形容當時的政局混亂。

董卓入京後,自封為司空,權傾朝野,但他知道並不是所有人都服他,乃決定廢少帝,另立陳留王為帝以提高自己的威望。由於董卓手握重兵,朝中除盧植和袁紹外無人敢反對,遂定下廢立大計。

昭寧元年九月初一甲戌日(公元189年9月28日),董卓在崇德前殿召集百官,逼何太後下詔書立劉協為帝,廢黜皇帝為弘農王,皇太後還政。

詔書頒布後,太傅袁隗把廢帝弘農王身上佩帶的璽綬解下來,進奉給陳留王。陳留王遂即位,改元永漢,是為漢獻帝。然後袁隗扶弘農王下殿,向坐在北麵的新皇帝稱臣。見廢帝此狀,何太後哽咽流涕,群臣心中悲痛,但都敢怒不敢言。

董卓廢少立獻的第二年正月(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山東各地的刺史、州牧、太守等起兵討伐董卓。董卓怕他們以迎廢帝弘農王複位為名討伐自己,幹脆將弘農王害死。董卓將弘農王置於閣上,於初平元年正月十二癸醜日(公元190年3月6日)派郎中令李儒進獻毒酒給弘農王,說道:“服此藥,可以辟惡。”弘農王說:“我沒有病,這是想殺我罷了!”不肯喝。李儒強迫他喝,不得已,乃與妻唐姬及隨從宮人飲宴而別。飲酒過程中,弘農王悲歌道:“天道易兮我何艱!棄萬乘兮退守蕃。逆臣見迫兮命不延,逝將去汝兮適幽玄!”

乃令唐姬起舞,唐姬舉袖而歌。歌畢,弘農王對唐姬說:“愛卿是本王的妃子,勢將不複為吏民之妻。自己保重,從此長辭!”遂喝毒酒而死,時年十五歲。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二月,獻帝下詔將哥哥弘農王葬於已故中常侍趙忠的墓穴中,諡曰懷王。李傕、郭汜之亂後,獻帝得知嫂子唐姬尚在人世,乃頒下詔書迎接她,封她為弘農王妃,將她安置在已故弘農王的墓園中。

自從漢獻帝即位,東漢便名存實亡了,漢獻帝作為一國之君被幾大軍閥玩弄於股掌之間,曆史走向了漢末時代。漢末時代是怎樣的?

我們還是期待《世界全史之魏國》(因為曹操沒有當皇帝,但是他的權力和功績足以稱得上皇帝,那麼,我們就把漢末的一段時間交給這位丞相大人。)

下一本書是三本聯合卷,分為《魏國》(190——265,包含亂世討虜、曹操和魏國的五大國王)、《蜀國》(221——263)和《吳國》(222——280),是一個浩大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