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是由心氣虛引起的。中醫認為,心掌管著身體的神誌和精神,如果心氣不足,就難以養血,這樣心就得不到滋養,就會出現懶惰、不愛動、渾身疲憊、常常歎氣等症狀,這就是患上了抑鬱症。抑鬱症又被稱為“情緒感冒”,在現代社會高壓又快節奏的生活中,5個人中有3個人可能患有抑鬱症。
●抑鬱症的判斷標準
1.情緒經常低落,總是感到苦惱憂傷。
2.對周圍的事情沒有一點兒興趣。
3.極度悲觀,甚至絕望,覺得活著沒意思。
4.反應遲鈍,記憶力減退,思維能力也有所下降。
5.說話有氣無力,語速緩慢,毫無邏輯,顛三倒四。
6.有自閉的傾向,不喜歡和外界接觸,不愛說話。
7.連洗臉刷牙都不願意去做,越來越懶惰。
8.胸悶、心悸,白天總是想睡覺,晚上卻經常失眠。
9.出現胃腸不適的症狀,食欲下降,還常便秘,體重也會跟著減輕。
●警惕季節性抑鬱症
秋冬季節是抑鬱症周期性的高發期。很多患有抑鬱症的人,即使在春夏痊愈了,在秋冬也易再次發作,這被稱為季節性抑鬱症。因為在秋冬季節,日照時間縮短了,人體大腦的激素分泌受到了影響,所以易引發抑鬱症。到了春季,季節性抑鬱症就會慢慢消失。
●食療妙方推薦
對抑鬱症,除了服用醫生指定的相關藥物外,還可以通過食療來調治,平時可多吃一些抵抗抑鬱的食物,如香蕉、南瓜、葡萄等。硒有改善情緒的功能,所以還可多吃一些富含硒的食物,如幹果、雞肉、海鮮、全麥麵包等。此處推薦兩款特效方:
胡桃豆腐湯
材料:胡桃100克,豆腐1塊,高湯、醬油、麻油、香菜各適量。
做法:將胡桃放入熱油,用小火慢炒,炒熟後壓碎備用。嫩豆腐切丁,在高湯內燉煮20分鍾,加醬油後,再煮5分鍾,放入胡桃,上桌前滴幾滴麻油,撒上香菜即可。
桂圓蓮芯茶
材料:桂圓30克,蓮芯2克。
做法:把桂圓和洗淨的蓮芯,一起放入鍋中,添水約750毫升,煮30分鍾左右,濾去茶渣代茶飲。
皮膚瘙癢——秋冬季節的煩惱
人們常會發現在衣服上有很多皮屑,尤其是在空氣較幹燥的秋天或冬天。有些人認為這是天氣幹燥使得人體缺水造成的,覺得掉一些皮屑很正常。其實不然,如果這些皮屑是因為皮膚瘙癢被抓下來的,就必須引起重視了。
●氣虛導致皮膚瘙癢
中醫認為,“風盛則癢”,即風盛,水則少,這樣就會導致陰虛陽亢,使得皮膚幹燥。這一般是由氣虛引起的。這一病症多發生在老年人身上,因為老年人身體防衛外邪侵襲的能力很弱,而且皮膚本身已經退化了,含水量很少,很容易受到風邪的侵襲。另外,很多老年人還會由於過度疲勞或情緒低落、飲食不節導致氣虛,進而引發皮膚瘙癢。
需要注意的是,由氣虛引起的皮膚瘙癢和由過敏源引起的過敏性皮膚瘙癢是有區別的。過敏性皮膚瘙癢是過敏源通過呼吸道、食道、皮膚接觸等途徑入侵人體所引起的,一般出現的病症表現是蕁麻疹、丘疹和濕疹等,還會出現皮下出血、紅斑、水皰、滲液等症狀。
●不要隨便用藥
很多人在患有皮膚瘙癢症之後,因為忍不住瘙癢,就自己選用一些含激素的外用藥膏。這些藥物雖然能止住一時之癢,但是治標不治本,還有可能引起繼發感染、毛囊炎、毛細血管擴張、激素性皮炎、皮膚萎縮、色素沉著等副作用。所以,即使患有皮膚瘙癢,也最好先看醫生,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食療妙方推薦
如果患上了氣虛性皮膚瘙癢,可以多吃一些具有健脾潤肺、養陰補血、祛風止癢功能的食物,比如大棗、百合、蓮子、銀耳、山藥、梨、花生、黑木耳、核桃等。還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食物,比如胡蘿卜、橘子、蘋果、蛋類、魚類以及奶、豆製品等。此處推薦兩款特效方:
紅棗山藥茶
材料:紅棗10枚,山藥100克。
做法:大棗洗淨,山藥去皮切塊,一起放入鍋中,加水煮湯,濾去湯渣,代茶飲。
八寶豬皮粥
材料:胡蘿卜、豬皮、粳米各100克,白芨10克,枸杞子15克,海參20克。
做法:胡蘿卜洗淨去皮,切成小塊;豬皮刮淨毛,切成條;海參泡發,切絲。粳米放入鍋中,加適量水,加入上述材料和白芨、枸杞子,大火煮沸後,改小火煮粥,直至豬皮軟爛後,加鹽調味即可。
飲食調養細節
中醫認為,如果身體本身缺乏某些營養元素,就會造成氣虛,氣虛就要補氣。而中醫認為,食療是調治氣虛最治本的方法,這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的飲食上多注意一些細節。
健脾宜多食“甜”味
中醫認為,氣虛就要從養脾開始。因為脾胃不好,直接導致肝氣受損,進而導致氣虛。所以氣虛的人就一定不要吃辛辣的食物,因為“多辣傷肝”。
養脾就要多吃平性或甘味的食物,因為平性食物作用比較平和,無論有無寒證或熱證,都可以吃。而甘味的食物,具有滋補、和中或緩急的作用,利於養脾,比如穀類中的糯米、黑米、黍米、燕麥等以及蔬果中的南瓜、紅棗、桂圓等。
注意“補氣”,莫“破氣”
氣虛體質的人更適合以平補的方式達到補氣的目的。因為氣虛隻是缺乏相關營養,比其他偏頗體質易調理。平時在飲食上多補充缺失的相關營養,扶助身體正氣,補足身體所需要的“氣”即可。
但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在氣虛的時候誤食“破氣”的食物。因為在生活中,有些食物會削弱或破壞身體中的“元氣”,比如白蘿卜、芹菜、山楂等,氣虛體質的人一定不能食用此類食物。
氣虛適宜藥食同補
氣虛體質的人,需要藥食同補,在平時的飲食調理中,多加入一些補氣的中藥,以加強療效。在補氣的中藥裏,人參、黃芪、白術三味藥材是最佳選擇。
人參的主要藥效就是補氣,主要補“元氣”,而且適合各種元氣不足者服用。需要注意的是,人參不能濫用,尤其不能與蘿卜一起食用,否則兩者對人體有益的成分就會完全抵消,白白浪費了人參這味具有大補功效的藥材。
黃芪也是補氣良藥,但與人參有所不同。人參主要是補充人體所需的“元氣”,能起到民間所傳說的“起死回生”之功效,但是平常不宜過多服用,否則容易上火。黃芪則不同,氣虛的人在平時可以經常服用,療效很好。
白術也是值得向氣虛者推薦的一味藥材。因為白術可健脾益氣,對治療氣虛型便秘有很好的療效。有胃脹、打嗝、飯後脹滿、消化不良、乏力等症狀的氣虛性體質的人,也可經常服用參苓白術散調理。
營養平衡,宜葷素搭配
擁有氣虛體質的人,一定要注意營養平衡,在平時的飲食中,做到餐餐葷素搭配,最好比例為1∶1,而且每餐的菜品不要過於油膩,保持清淡,口味適中。因為氣虛體質的人,本來脾胃就比較虛弱,太油膩的食物會給脾胃造成負擔,容易損傷脾胃,引起消化不良。
此外,因為氣虛的人本身腸胃就不是很好,消化功能很弱,所以在日常生活飲食上,主食和菜品都要做得軟爛一些,多吃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可以多吃湯、粥、羹類食物,多喝一些肉湯、骨頭湯、肉糜粥等,盡量少吃或不吃炒、煎、炸類食物。
飲食養生需順時
●春季養生
春季,氣虛體質者易患病,身體抗病能力差,這主要是由於衛氣虛弱引起的。衛氣有著護衛肌表、防禦外邪入侵的生理功能,而其功能的正常發揮,主要依賴肺的作用,故氣虛體質者在春季應多食用補肺氣的食物。多吃些性平味甘或甘溫之類的食品,禁食破氣耗氣或性涼生冷等食物。此季節可多食用些粳米、糯米、牛肉、鯽魚、豬肺、海蜇、香菇、荸薺、大棗、櫻桃、桂圓、土豆等物,禁食山楂、大蒜、薄荷、柚子、蘿卜。
●夏季養生
夏季,人體功能活動達到強盛狀態,體內新陳代謝最為旺盛,所以能量消耗也相對達到頂峰,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也會隨之增加。但氣虛體質之人,大都因為脾胃虛弱,營養吸收較差,再加上衛表不固,炎熱的天氣容易使人大汗不止,從而使得多種營養成分隨汗液流失,加重氣虛,出現疲倦乏力、虛汗口渴、胸悶心悸等症狀。
因此,氣虛體質者夏季應以健脾養胃為主,以促進人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飲食宜清淡鬆軟易消化,應多以湯、羹、汁等湯水較多的食物為主,避免食用油膩厚味油煎等食物,每餐進食量不宜過多,應以少食多餐為原則。夏季,氣虛體質者因汗多而易導致傷津耗氣,所以除了要吃補氣的食品外,還要多食用些養陰生津的食品,如楊梅、鴨肉、桃子、蘆筍、豆腐等。
●秋季養生
秋季,氣虛體質者最易傷肺氣。因肺屬嬌髒,喜濕惡燥,所以秋季幹燥而又寒涼的天氣往往首先侵犯肺髒,容易引起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氣虛體質者的秋季飲食養生原則為補益脾肺,慎避燥邪,所以在飲食上宜食用性平、味甘或甘溫之類具有補氣作用的食品,禁食破氣耗氣、生冷性涼之物,少食辛辣油膩食品。
此季節,氣虛體質者可多食用些黃豆、豇豆、蠶豆、兔肉、鵝肉、黃鱔、山藥、南瓜、番薯、荔枝、落花生、栗子、蘋果等食物。禁食山楂、香菜、蕎麥、柑橘、橙子、芥菜、菊花、蔥白、煙酒等。
●冬季養生
冬季,天氣幹燥寒冷,易傷損陽氣,而陽氣虛弱往往會伴隨一定的氣虛,所以此季節在補陽的同時一定要補氣。冬季,氣虛體質者主要表現為腎氣不足,因此在飲食上應多注意補腎,宜食用性平味甘或溫甘等補氣食物,禁食破氣耗氣、涼性食物,多食用營養豐富且易於消化的食物,少食用辛辣油膩食物。此季節可多食用鵪鶉、鳳尾魚、鯽魚、蘑菇、山藥、蜂蜜、冰糖、可可、菱角、板栗等食物,禁食大蒜、山楂、蘿卜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