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七章活血祛淤藥(1 / 2)

川考

味辛、溫,入肝、膽、心包經。

【功效】活血行氣,祛風止痛。

【主治】本品適用於血淤氣滯的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產後淤滯腹痛;跌打損傷,瘡瘍腫痛;感受風邪引起的頭痛,身痛,風濕痹痛等證。近年臨床常用本品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及缺血性腦血管病。

【用量】5~10克;研末呑服,每次1~1.5克。

本品辛溫升散,凡陰虛火旺,舌紅口幹者不宜應用;對婦女月經過多及出血性疾病,亦不宜應用。

丹參

味苦、微寒,入心,心包、肝經。

【功效】活血祛淤,涼血消痛,養血安神。

【主治】本品適用於淤血所致的月經不調,經閉,產後腹痛,心腹疼痛,症瘕積聚,肢體疼痛;瘡痛腫痛以及溫熱病,熱入營血等證。近年臨床使用本品有所發屐,常用於多種淤血為患或血行不暢的病證。如用治肝脾腫大及冠心病,在縮小肝脾及緩解心絞痛方麵,皆有一定療效。

【用量】5~15克。酒炒可增強活血之功。

【宜忌】反寒蘆。

澤蘭

味苦、辛、微溫,入肝、脾經。

【功效】活血祛淤,行水消腫。

【主治】本品適用於血滯經閉,經行腹痛,月經不調,腹中包塊,產後淤滯腹痛;跌打傷痛,胸脅疼痛,痛腫以及產後小便不利,身麵浮腫等證。

【用量】10~15克。

王不留行

味苦、平,入肝、胃經。

【功效】活血通經,下乳。

【主治】本品適用於經行不暢而致腹痛,血滯經閉產後乳汁不下以及乳痛等證。本品尚有利尿作用,近年臨床取其利尿又能活血之力,以配伍利水通淋、活血消腫之品,用治泌尿道結石及前列腺炎等。

【用量】5~15克。

【宜忌】孕婦慎用。

益母草

味辛、苦、微寒,入心、肝、膀胱經。

【功效】活血祛淤,利尿消腫。

【主治】本品為婦科經產要藥,適用於婦女血脈阻滯之月經不調,經行不暢,小腹脹痛,經閉產後淤阻腹痛,惡露不盡;跌打損傷,淤血作痛以及小便不利,水腫等證。

此外,本品又能清熱解毒,適用於瘡痛腫毒,皮膚癢疹。可內服亦可外用。近年臨床應用本品有所發展,常用於冠心病,慢性腎炎浮腫等。

【用量】10~30克。單用可至60克。外用適量,

牛膝

味、苦酸、平,入肝、腎經。

【功效】活血祛淤,補肝腎,強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

【主治】本品適用於淤血阻滯的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產後淤阻腹痛;跌打傷痛;腰膝酸痛,下膚無力;尿血,小便不利,尿道澀痛;上部血熱妄行所致之吐血、衄血,陰虛火旺所引起的齒痛,口瘡;陰虛陽亢,肝風內動所致的頭痛,眩暈等證。

此外,本品與當歸、川芎、龜扳等配伍,可治療難產。

【用量】6~15克。

【宜忌】孕婦及月經過多者忌用。

紅花

味辛、溫,入心、肝經。

【功效】活血祛淤,通經。

【主治】本品適用於痛經,血滯經閉,產後淤阻腹痛,症瘕積聚,跌打損傷淤痛,關節疼痛;用於熱鬱血滯所致斑疹色暗等證。

本品活血祛遊之功甚佳,近年廣泛應用於臨床各科多種淤血阻滯為患或血行不暢之證。如本品配丹參、川芎、赤芍等治療冠心病心絞痛;配伍當歸、桃仁、赤芍、乳香、沒藥等治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患肢足部呈略紅或青紫色,屬於氣滯淤血型者。

【用量】3~10克。

【宜忌】月經過多及孕婦忌用。

桃仁

味苦、平,入心、肝、肺、大腸經。

【功效】活血祛淤,潤腸通便。

【主治】本品適用於痛經,血滯經閉,產後淤滯腹痛,寐瘕,跌打損傷,淤阻疼痛,肺痛;腸痛腸燥便秘等證。此外,本品尚能止咳,用治咳喘,作輔助之品。

【用量】6~10克。

【宜忌】孕婦忌服。

血竭

味甘、鹹、辛,入心、肝經。

【功效】內脤活血散遊止痛,外用止血生肌斂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