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何處青蘋起風波(2 / 2)

“哼,”英子輕哼一聲,不滿地將身體由倚靠變為平坐,這僅毫厘之距,顯示了英子對藍柯仁的巨大不滿。眼角眉梢乜斜著藍柯仁,一副大大不屑的神態。

“要做大英雄,大男子漢,那不是空口白話就能做來的。”

“我,我就是不讓你犯險。怎麼了?”藍柯仁毫不相讓,一股男孩子氣又冒了出來,“你若不信,我就做給你看。哼,”

“好,我就等著你,嘻嘻,等你成為大英雄大男子漢,希望那時我還沒有當奶奶。”

“你?當奶奶?哈哈哈,”

雲霧下,一縷縷金光如絲線穿梭往返,純白色雲霧渲染開來,五顏六色瞬息變成了放眼望去的主色調。

藍柯仁笑嗬嗬地目送著英子投身於彩雲之間,融進了綿延不斷的時空之中。

嗯?就這麼走了?

藍柯仁一骨碌翻身坐起,這是-----噢,做了一個夢?

藍柯仁看看依然昏蒙蒙的帳蓬,夢見英子了?!藍柯仁的心霍然一緊,一種痛叫不能說出,一種傷永遠不能愈合。

藍柯仁低頭找到玉琮,攥在手裏,一滴淚無聲地滑下,在稚嫩的麵龐上稍做蜿蜒便順利地下落,滴到手上的玉琮。

藍柯仁現在多麼想能開口說話,這樣他就可以與周圍的人交流,可以了解到葛祿人的動向,也可以更加清楚大食人的目的,他可以因勢利導。他隱隱然知道英子所說的焦土中原很可能是事實,幸運的是這種事實現在還沒有發生。同時他也隱隱然知道中原的焦土卻是由西域發軔的。

“西域發軔,西域發軔?這是什麼意思?”藍柯仁抹一把閃閃淚光,凝眉沉思,“難道是說焦土中原的罪魁禍首來自西域?怎麼會來自西域呢?這怎麼可能呢?”藍柯仁怎麼也想不明白,西域與中原相隔萬裏,兩者怎麼看都不會發生這樣激烈的交集。若事實確實如此,西域有能力侵入中原,並且還能把京畿之地化為焦土的,在西域還真找不出這樣一支勢力。若說以前在長安時,藍柯仁對西域的認識主要是從東來長安的商人,還有各式商品,以及音樂舞蹈服飾各式風味小吃。雖說這其中不乏財雄冠一方的豪商巨賈,但在藍柯仁眼裏,這些大商人也是不能與他的東家相比的。更不可能有能力組織一支足以攻城掠地的武裝。

自打隨著商隊進入西域以後,藍柯仁對西域的認識又進了一步。西域地廣人稀,膏腴之地星羅棋布,規模小,農耕水平比較粗糙。地方勢力之間互相攻伐,爭奪草原之戰從未停止過,但要他們東進中原,洗掠長安,放眼整個西域,藍柯仁找不出一支這樣的勢力來。更何況大唐在西域擁有一支足以震攝宵小的無敵雄師。

再有一種可能就是西域的漢族武裝,那就是安西與北庭。但藍柯仁想不出理由來。

再就是分居河西走廊南北的回紇人和吐蕃人。回紇人一向與大唐交好,但在國與國之間這種交好是當不得準的,所以藍柯仁不能把回紇人排除。再有就是吐蕃了。吐蕃與大唐之間發生大戰的可能性最大,但若說吐蕃人能一鼓而下直取長安,藍柯仁還是不信的。哥舒翰可不是吃素的,有他坐鎮隴右,吐蕃人想不退都難,想進一步難於登天。藍柯仁對哥舒大將軍很有好感哦。

想來想去,藍柯仁想不出哪股勢力有緣由有能力可以焦土中原。當然也可以說這些勢力都有能力焦土中原,眼下看來不可能,不意味著沒有可能。而曆史不就是由很多不可能演變成可能的嗎?

這個問題對於於藍柯仁來說太深奧,不是他一個大戶人家的小廝能想清楚明白的。不過這事關他遠在中原的家和親人的未來命運,不由得藍柯仁不去想。

藍柯仁以玉琮杵地,想得入神。恍不知帳蓬內已經晨曦遍布。“啪”一聲輕響,帳門一開,一顆腦袋探了進來,先左右看看,帳蓬內的光線遠沒有外邊多,腦袋上的兩顆幽藍如夜空的亮點稍稍適應了帳蓬內的光線,一點點地掃近藍柯仁,看到藍柯仁如思想者的坐態,腦袋遲疑了一下,帳門張幅擴大,腦袋帶著下麵的身體越帳門而進,在帳門處立定,作一施禮的動作忽又停住,向前踏上幾步,微微探身上前,兩眼炯炯地盯著如雕塑般坐著的藍柯仁,對他的到來一點反應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