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戰略趨同與聯盟協同:戰略就是重點突破(2 / 3)

任正非的“灰度管理”優勢,表現在它解決了許多專利糾紛,以及來自競爭對手方麵的壓力。2003年思科公司指控華為侵犯部分思科技術專利,但是通過調解,思科最終撤回了訴狀,雙方解決了所有的專利糾紛,並承認華為沒有侵權行為。

2006年6月6日,華為以收購港灣核心業務的形式化解了與港灣的衝突。華為前副總裁李一男依然為港灣的法人。港灣是一家最成功地應用了華為的戰略、戰術和企業經營理念的公司,被外界稱為“小華為”。“老華為”收購了“小華為”,任正非正是通過“灰度管理”,以寬容、妥協的態度,消除了一個競爭對手。

2.國際同行的戰略合作

戰略合作是出於長期共贏考慮,在共同利益基礎上實現深度的合作。華為在推進全球化運營過程中,積極通過與國際同行的戰略合作,最大限度地化解了來自國際電信巨頭的敵意和阻力。

任正非認為,華為要實現與國際同行的戰略合作,就要在管理上進行職業化、規範化,主動提高工作效率。他說:“華為人是一群從青紗帳裏出來的土八路,還習慣於埋地雷、端炮樓的工作方法,還不習慣於職業化、表格化、模板化、規範化的管理,重複勞動、重疊管理的現象還十分普遍,這就是效率不高的根源。”

2009年5月,全球企業基礎架構軟件提供商Autonomy公司宣布與華為簽署數年的戰略合作協議。在未來幾年中,華為諸多係統平台將陸續引進Autonomy的搜索引擎係統。

2009年11月,馬來西亞第二大電信企業Axiata與華為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開發新技術,並降低Axiata的設備采購成本。

2010年2月,在移動世界大會期間,歐洲電信巨頭德國電信選擇華為成為其戰略技術合作夥伴。

可見,華為在國際戰略合作中屢建奇功,主要是因為這樣的合作會給雙方帶來雙贏利益,因此一拍即合。

3.3G時代的壟斷聯盟

3G技術給人們的溝通帶來了全新體驗。華為在3G時代加緊同電信壟斷行業的深度聯盟,根據用戶需求研發3G產品,通過頂級技術服務人們的時尚生活。

3G是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簡稱,是指支持高速數據傳輸的蜂窩移動通信技術。第三代手機一般是指將無線通信與國際互聯網等多媒體通信結合的新一代移動通信係統,未來的3G必將與社區網站進行結合,WAP與web的結合是一種趨勢,如時下流行的手機微博。

2010年5月,中國工信部向外界透露,截至2010年3月底,我國3G用戶已超過1789萬,其中TD用戶達到769萬。華為絕不會放過服務於3G用戶的好機會,就像狼一樣,時刻盯著肥肉,進行商業化布局。任正非說:“所謂‘狼性’,就是哪兒有肉,隔老遠就能嗅到,一旦嗅到肉味就奮不顧身。”

中國電信作為中國主體電信企業和最大的基礎網絡運營商,擁有世界第一大固定電話網絡,覆蓋全國城鄉、通達世界各地,成員單位包括遍布全國的31個省級企業,在全國範圍內經營電信業務。

2004年,華為贏得中國電信的國家骨幹網優化合同,項目目標是優化中國電信在廣東省的163個骨幹網絡。之後,華為與中國電信簽署合同,建造1200多萬條ADSL線路,進一步鞏固了華為作為中國電信最大戰略夥伴的地位。除了建立中國電信的基礎設備之外,華為還將研發觸角伸向終端,讓技術人性化服務用戶。任正非說:“為客戶服務是華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戶需求是華為發展的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