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屠戮(2 / 2)

血漫越王府,全府上下幾千人被殺,唯有越王府負責機要文書的中書舍人沈浩得免。

與此同時,十二匹駿馬從洛邑北門疾馳而出,隨後兵分四路,每路三人,為皇帝親使一名、虎賁軍官兩名,向著越王掌控的四個邊鎮不舍晝夜飛奔而去。

雖然一夜難眠,小犬仍如往日一樣早早醒來。邁步走出洞口,看到東方天際,朝霞鮮豔異常,照得山川大地血般通紅。

澄宇一反往常,正坐在洞外平台上,向著洛邑方向,大聲誦經,神情極為肅穆,全沒了慣常的怡和舒緩。小犬此時已略通佛經,聽出他誦的是超度亡靈的真經,心道昨夜肯定出了大事。

半個時辰後,澄宇誦經完畢,向小犬戚然說道:“昨夜,諸官星微茫晦暗,今早朝霞血染大地,朝廷必有一場大屠戮。”

小犬急切問道:“馬上要開戰嗎?”

澄宇看著已高三竿的太陽,搖頭說道:“所幸北辰逾亮,北鬥走正。金烏高懸,其光逾盛。局勢已穩定,應暫無大的紛爭。”

小犬稍微放心,想到自己已離家多日,不知家人音訊,頗感焦急,向澄宇辭別道:“小犬多日叨擾,承蒙大僧賜教,受益頗多,讓小犬終身感念。但離家日久,馴鷹之事未竟,現向大僧道別。”

澄宇也沒有挽留小犬,拿出一卷書交到小犬手上,囑咐道:“此書無名,也未外傳他人。是我畢生所學,望公子珍重修習,必有裨益。”

小犬將書放好,對澄宇說道:“小犬必當努力,不輟大師囑托。”背起行囊,繼續向峰頂攀登。

是日傍晚,昨夜十二匹出城的戰馬中,向西北的三匹千裏神駒經過一夜一晝的連續奔襲,最先到達目的地沃野鎮。此時的沃野鎮,軍隊剛演練完畢,正在收操。領兵的威武將軍耶律**在點兵,舉手抬足間威風八麵。

“聖旨到!耶律韓接旨!”三騎駿馬已至轅門外,為首的皇帝親使,內廷大太監汪真尖聲喊道,虎賁軍士李虎(李敢之弟)和公城健緊隨其後。

耶律韓有些遲疑,不知聖旨所為何事,但想如是要事,越王應早就告知,小兒皇帝的聖旨定是些不關痛癢的事,說不定是請幫忙搜集民女。當即命各什伍自行收兵,帶著左右副將吳興兵和爾朱滔出轅門領旨。

汪真三人已下馬等候,耶律韓等快步迎上,下跪接旨。

“應天順時,受茲明命。”汪真大聲讀起聖旨,李虎和公城健交換下眼神,輕輕走開。

“越王慕容德大逆不道,意圖弑君,已畏罪伏誅。”聽到此,耶律韓頭腦轟鳴,已成亂麻。

“威武將軍耶律韓同為篡逆,斬立決!”耶律韓驚恐萬分,將要起身反抗,隻覺脖子一冷,身首已然異處。李虎和公城健在汪真讀聖旨時,已挪步到耶律韓身後,聽到“斬”字,未及“立決”二字,即已將其誅殺。見主帥被殺,吳興兵和爾朱滔略顯慌亂,不知如何自處,想到身後還站著二位手持長刀的虎賁衛士,任何異動都可能招致他們的斬殺,隻得乖乖聽旨。

隻聽汪真繼續氣定神閑地念著聖旨:“左副將吳興兵忠勇可嘉,擢為威武將軍,領率沃野鎮。其餘將士守土有功,各加爵一級,欽此。”吳興兵麵色微和,接旨謝恩。爾朱滔雖是耶律韓心腹,為其死而介懷,但越王和耶律韓已死,自己在沃野鎮中威望尚不足對抗吳興兵,又兼皇帝已有寬宥,當下也就隨遇而安。

幾個時辰後,其餘撫冥、柔玄、懷荒三鎮,情形與沃野鎮大抵相似,與慕容德關係密切的主將均被斬殺,而其餘將領、士兵則予以寬宥、優撫。一場可能的大動蕩就這樣被化解於無形。

幾天後,慕容宗一改不早朝的習慣,於太極殿大會群臣。活下來的三公九卿等要臣依次通告了慕容德之事,宣示革新舉措及人事變動,失誌要戮力同心雄振大燕。大殿上,人情激奮昂揚,紛紛慷慨陳詞後,等著皇帝訓詔。慕容宗端坐於上,神姿英發,隻說了一句話,也是當日朝會上他說的唯一句話:朕乃天子,豈容狼彘舞於前。

群臣懾服,一齊下跪山呼萬歲。慕容宗大袖一揮,人已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