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徐府門前就聚集了許多人,對門一條街文人墨客,百姓商販,似乎都來看徐家這一大‘盛世’場麵,其中不是是笑話還是追捧了,門前停了十多輛馬車,而還都是比較大的,可見東西之多。
徐流夕不知道為什麼徐家人會有那種自豪的表情,此去京都兩大極,要麼死極,要麼活得風生水起。
走進馬車之前,徐流夕還不忘看看那匹馬,生怕再來一次那樣的非人的虐待,那她就是真的走去黃泉也不甘心,到底誰要害她。
馬車一路向北,再過城北門的時候,好玩了,馬車太多,堵起來了,出現了堵車現象,馬車停下來之際,徐流夕聞見徐胤與徐朗的聲音。
“這是孝大人?怎麼,這是要去哪兒?”徐胤正經中肯的問候也到了對方的禮遇回話,“徐大人,還沒恭喜你呢,看你們這行頭,這也是要去京都吧”孝昌一中年男子,身子應該是因為常年享福的緣故偏圓,八字胡須,身著灰色錦緞,自有一副派頭,此話一出,讓人看不清眼中到底在某算什麼。
孝昌這一次去京都為的正是孝韻的婚事,雖然事情說好了,但多一個朋友總比多一個敵人好,那事情也不知道那人放在眼裏沒,自己的女兒這樣嫁給他兒子,可不能就這樣白費,還是斟酌再斟酌,所以現在結交好友可是隻有利沒有弊,何樂而不為?
徐胤本身在文城隻是一個從四品小官,即使是百年世家出來的,也很少有機會跟孝家這樣的世代爵位的人接觸,原因是人家根本看不起他!現在一升官,就連孝爵爺都好言以對,這可真是‘榮幸’。
徐胤正在沾沾自喜之際,旁邊聽得,“正是,孝大人這是要去?”徐朗的聲音不緊不慢,聽得出是一個沉穩有城府之人,就這樣一瞬間就插上了話,也不知是故意為之還是無心之為。
“正巧,我們也是去京都,要不我們兩家人沿途做個伴?”孝昌想著就覺得是個不錯的選擇,他雖然有爵位在身,但始終沒什麼好的官職,一身抱負無法施展,這次去京都就是想去某個一官半職,有這樣三品的大官隨行,也不是很好?
徐朗見孝昌臉上變幻的神色,隻是隨意一笑,“那好,我還聽說我們家二丫頭和你家閨女可是手帕交,在一起有個伴也好。”徐朗不偏不倚說道徐流夕身上,這可讓孝昌有話說了,“我也聽說,兩小姑娘家在一起處處也好。”
兩人就這樣侃侃而談起來,卻把徐胤丟在一旁。但徐胤也隻是隨性笑笑,沒表現出什麼一樣神色,但內心就不知道是怎麼想的了。
徐流夕還不知道她們入京都的時間和肖家是一樣的,而且還在城門口碰上了,那孝韻肯定也在那邊,徐流夕一路而來的心情頓時好了許多。
就這樣進京的路上兩家人就這樣隨行,也算是很和諧,徐流夕知道古代的車程不能和現代比,所以即使走了大半個月也沒感歎什麼。
夏臨國,一個兵強馬壯的大國,與其他兩國並稱盛世三國,這個時期,三個國家都達到了頂峰,合久必分,三國中蠢蠢欲動的氣息已布滿整個天下,不知哪一天就是烽火連天,兵荒馬亂,所以說,徐流夕一到京都就知道這一次的路途又是把脖子放在宰牛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