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太常寺卿,官至三品,徐胤本身才一個從四品的太中大夫,這一升,竟然連跳兩級,可不令人驚訝嗎?
本身這些天就是匆匆忙忙的,先是高姨娘病重,再是徐流夕的馬兒失驚,最後是徐家莫名其妙接到一份聖旨,將徐胤提為太常寺卿,即刻上任。徐流夕聽到這個消息真是死不瞑目了,老天要亡她,她就說那男人怎麼無緣無故說出她要去京城的話,她一個人去不了,那她全家人總能去上任吧,這賤人!
變著法來害她,她對與之前所有事還沒有報仇,又來這一出,是要命的節奏啊!
老夫人這幾天終於吃得下睡得著了,高姨娘的病漸漸好轉,徐胤又升了官,徐流夕的那都是小病小害,不礙事,三丫頭也不鬧了,明顯情況比以前好太多,脾氣也不那麼任性,一切似乎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馬上徐家都要去京都,二房也一樣,本身徐朗是不想去的,文城還有官職,但是高姨娘病雖然好轉了,但也是時而反複,也想去見見幾十年沒有見麵的父親,老夫人也想徐朗先跟去京都,沒準也能在哪裏謀個更一點的官職,畢竟是丞相的女婿,誰會不給麵子,這樣他們徐家一家,就完全能遷到京都去了。
就這樣,徐家所有人都要到京都去,從接到聖旨那天晚上辦了酒宴,就下來幾天,府裏就在清點物品,商鋪也是準備盤給別家,一切的一切,弄了將近半個月,這時候徐流夕的傷也好的差不多了,本身就沒多大點事,一家朝著京都‘美好’發展。
倒是方氏很是不舍的文城,她生在文城,嫁在文城,從出生到現在就沒出過文城,一切都有些不舍,可她是徐家徐家的主母,即使不想去,也是必須得去,她還有兩個女兒的婚事需要張羅,一個兒子要管,總歸在京都能見到景兒也是好的,方氏這樣安慰自己。
徐家除了徐流崢當然還有方氏的長子,徐流夕的親弟弟,現在太學學習,幾乎是幾個月才回來一次,沒有幾天也就走了,所以徐流夕自從第一次醒來開始就沒見到過這個弟弟,但在她出了馬車這一件事後,本身什麼都想不起來的,現在兩世的記憶都有些印象,當然,前世的比較強烈,這一世的記憶畢竟她沒有親身經曆過,即使記得起來,也感覺不出當時是個什麼感覺。
徐流景從小就很沉悶,對於自己的娘親與姐姐也是一樣,徐流夕記憶裏對這個弟弟也不知是種什麼樣的感情,本身文靜溫婉還比較膽小懦弱的性格再加上徐流景的沉悶,兩人在一塊根本沒話說。徐流景有機會到太學上學靠的還是方家的勢力,再加上一個張家,上個太學還不是算太難,當時徐流崢也是想去,但沒有那個關係也就不了了之了。
徐流夕想想這幾天聽來的消息,高姨娘的病竟然好轉不少,聽得她一陣嗤笑,她就說怎麼好好的病了,現在徐胤一升官就好了,這是要急著去京都?但徐流夕搞不懂的是,按道理來說,怎麼著也該是徐朗來升這個官吧,怎麼輪得到徐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