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忠誠(2 / 3)

王大勇的父親連忙擺手,哽咽道:“老袁老師,你、你這點兒工資,留著自己買、買點好吃的吧。不能今天補貼這個,明、明天救濟那個。說心裏話,你、你要不到咱西山嘴來教娃,天天還有大魚大肉吃呢……”

老袁見王大勇的父親就是不接錢,發火了:“說那麼多廢話幹啥!你說,是吃魚吃肉重要,還是看病重要?別拉扯了,快拿這錢去給妻子買藥,這病不能拖,越拖越嚴重。我跟你說,以後買藥缺錢找我老袁就是了。不過,我有個要求,你得把兒子叫回來念書。再苦再難,我們也不能耽誤娃念書啊!西山嘴的娃最終也要走出大山,要是沒文化,以後怎麼在社會上立足?”

王大勇的父親終於從老袁手中接了錢,感動的淚水吧嗒吧嗒往下掉……

由於老袁的真誠和努力,“雛燕小學”的學生越來越多了,當然老袁自己也越發累了。白天上課連軸轉,晚上改作業到深夜。學校就老袁一個人,學生又是各年級都有,老袁一生病或啞了嗓子,就不能給學生上課。老袁很著急,為了不耽誤孩子們學習,老袁經過再三思量,把前山的李兵兵請來當代課老師,李兵兵念過高中,在西山嘴算是個高才生了。隻是因為車禍,雙腿殘疾了,不能走路。可小夥子多才多藝,報紙上還常常登他寫的文章呢。

李兵兵來了後就和老袁吃住在一起,一切都由老袁照顧著。老袁為他做飯為他洗衣,甚至為他端屎端尿,無微不至。老袁不是父母,卻親似父母呢。李兵兵很是過意不去,老袁笑著說:“這有什麼過意不去的?你我現在是同事了,你幫我我幫你,還不是為了讓西山嘴的‘雛燕小學’越辦越好!”老袁每月還要從自己的工資裏拿出二百多塊錢給李兵兵,這下李兵兵堅決不要了。李兵兵動情地說:“老袁,我是被你感動了才答應來幫你教書的,根本不是為了錢!你老袁來教書是為了錢了?”老袁笑道:“橋歸橋路歸路嘛。這學校畢竟是我辦的,你是我請來的老師,自己的勞動所得,為什麼不要?你不收,那我就把錢送給你父母,讓他們幫你存著。唉,我也知道錢是少了點,學校沒收入,捉襟見肘啊。”

這天,老支書來找老袁,一臉的愧疚:“老袁,真的對不起你。今天,我在山下碰著郵遞員,他讓我給你捎上一封信,好像還是從國外寄來的。誰知半路上遇到了山火,於是忙脫下衣服浸上水撲火,最後火是撲滅了,可你的信也沒了……”說著遞上一個被山火燒得隻剩下一角的信封。

老袁接過信封,由於殘存下來的太少,老袁怎麼看也看不出是從哪兒寄來的,是誰寄的。老袁撓頭想:我怎麼可能收到國外來信呢?我可沒什麼親戚在國外,也許是別人的信,隻因和我同名被老支書誤帶回來了。這樣一想,也就坦然了,於是笑道:“既然燒了,也就算了。”

一場冬雪在夜裏悄然而至。早上老袁打開門,寒氣陣陣襲人,這才明白大山裏的冬天來得要比山外早。可冬衣冬被還留在家裏呢,老袁一直想回去拿,就是脫不開身。就在他著急的時候,兒子小馬送冬衣冬被來了。

老袁看到兒子小馬,眼眶不禁一熱,差點兒眼淚就掉了下來。他來西山嘴辦學,兒子小馬是不同意的,他以為兒子不會再理他這個老子了。但實際上不是,天冷了兒子給他送來冬衣冬被,畢竟血濃於水啊!

幾個月不見,小馬發覺父親越發瘦了黑了,但和孩子們在一起,精神倒是很愉快。小馬這次來,其實還有一個任務,就是勸父親回去。

小馬談了個女朋友叫小雪,但最近兩人的關係很僵。小雪想按揭買套婚房,要老袁幫他們付首付。小馬無奈地說:“我爸到大山裏去辦學,一分錢不掙,每月退休工資貼進去都不夠,哪來錢幫我們付首付?”小雪不滿道:“不掙錢去辦什麼學呀?自己孩子不管,管別人的孩子,傻瓜啊!你得把他從山裏叫回來,告訴你,沒房子我們就拜拜。”小馬不想拜拜,於是來到西山嘴,找機會想勸勸父親。

兒子的到來讓老袁特別高興,他和兒子說起學校說起孩子,可是一臉的幸福,那神情給小馬的感受是:父親不是在受苦遭罪,而是在享受。這可讓小馬好幾次都欲言又止。

鄉親們知道老袁的兒子從城裏來了,紛紛來看望。有的帶來了雞蛋,有的帶來珍藏的山貨,王大勇的父親竟然殺了一隻小羊羔送來!老鄉們不善言表,可真誠的情誼讓小馬感動不已。小馬決定不開口向父親說自己的事情,小雪要拜拜就拜拜吧,他不能因為自己再給勞累的父親增加沉重的心理負擔。

小馬臨走前跟父親喝了一杯。小馬說:“爸,兒子真的好佩服您。隻是兒子沒用,不能幫您。我想好了,回去後每天買一注彩票,要是中獎了,我就幫您在西山嘴建座漂亮的學校,讓您能在明亮的教室裏上課改作業……”聽了這話,老袁淚光閃閃,他哪裏知道,這次和兒子的分手竟成了永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