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被涮了的秦王楊俊(2 / 2)

蕭讓領命匆匆去了,李懷恩讚道:“王爺果真是聰慧睿智,和善謙恭。不過卻不必太著急,陛下並未限定王爺上任的日期,王爺盡可以仔細安排。”雖然被免去了實職,楊俊此時麵上倒不見頹色,笑道:“凡是還是早些準備的好。”李懷恩點頭稱是。

隨即麵色一整,稍稍整理衣衫,口中道:“陛下口諭。”楊俊立時躬身準備接旨,哪知道李懷恩卻道:“秦王不必多禮,陛下命老奴將他的口諭一字不差的說給您聽,您安靜聽著就是。老奴隻是傳陛下的話,言語間若是有不當之處,還望王爺勿怪。”楊俊心中微微一愣,暗道這卻又是怎麼回事。

李懷恩緩緩吐了一口氣,大聲說道:“你大哥和二哥的事情我早就清楚,你不必理會,堂堂親王,有話不會直說麼?非要拿出家來搪塞,你若再敢提一次,我便真個允了你的請求,看你如何收場。你不就是想要躲清靜嗎,那麼秦州總管也別幹了,去襄州給我管詔書吧,好好整理整理書文,那裏才叫清靜。宮裏那些多舌的奴才我已經處置了,好好過你的小日子,別整天胡思亂想的。”

李懷恩一開口,楊俊就咳個不停,臉也漲的通紅。雖然知道楊堅一向不喜儒生的繁文縟節,但這口諭也太隨意了些。難怪叫親近的內侍來頒旨,要是讓內書省的舍人來,怕是人家寧可丟官也決計不幹的。

李懷恩也微微有些尷尬,連他也覺得這口諭也實在通俗了些,就如同普通百姓家的老子教訓兒子一般。

楊俊失了秦州總管之位,以為楊堅定然是勃然大怒,令李懷恩傳的口諭中,想必也是更為嚴厲的嗬斥。他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哪知道結果聽到的卻是父子間的閑話,其中雖然有埋怨和責怪,但卻透著濃濃的親切。

楊俊躬身施禮良久,方才起身,歎息道:“我這當兒子的不肖,卻是讓父皇操心了。”李懷恩陪笑道:“天下間哪有不關心子女的父母,陛下這次雖然生氣,可心裏還是念著王爺您不是?老奴多一句嘴,這佛門雖然廣大,可又那裏容得下王爺這般的龍子。您若有心禮佛,多蓋寺院,多賞僧人便是了,出家的事情以後還是莫提了吧,也省的陛下動怒不是。”楊俊點點頭說道:“李內侍說的是,本該如此。”

李懷恩笑道:“老奴隻是看陛下替王爺憂心,所以才多說兩句,還望秦王念我年老智遲,莫要怪罪才是。”

楊俊道:“李內侍這卻是那裏話說,如此金玉良言,孤王謝你還來不及,又怎會怪罪。”李懷恩笑道:“王爺不怪老奴就好,老奴這年紀大了,又是第一次外派的差事,絲毫不敢馬虎,陛下這旨意,老奴可是背誦了很久呢,還好最後總算沒誤了陛下的事。”

聽他說的有趣,楊俊也笑道:“這次卻是辛苦李內侍了,若是內書省的官員們過來傳旨,怕是照著念也念不下來的。”說罷,兩人一起笑了起來,卻是親近了許多。

楊俊道:“李內侍一路幸苦,現在天色還早,可先隨本王的侍從去驛館稍事歇息,本王已安排了筵席,今晚卻是便要不醉不歸。”

李懷恩道:“歇息卻是不忙,還要先將差事辦完了才是。”楊俊奇道:“莫非父皇還有什麼吩咐不成!?”李懷恩笑道:“這次卻是皇後娘娘安排下來的差事,倒也不是什麼吩咐,隻是皇後娘娘囑咐老奴,替她好好看看世子殿下,皇後娘娘聽說世子殿下患有口疾,心中很是惦念,讓老奴帶來不少補品,還有一些應用之物。太醫院調配的藥物也帶了不少,隻是怕太過王爺和王妃不喜,所以才沒派遣太醫過來,若是王爺和王妃不嫌棄,老奴回去就稟報皇後娘娘,讓太醫院派人過來。”

楊俊笑道:“母後卻是多慮了,她關心王兒,我夫妻感激還來不及,又怎麼會嫌棄。”李懷恩笑道:“陛下也是如此說,不過皇後娘年卻說目前世子殿下是否真是有口疾還不能確定,這個年紀的孩子說話晚一些也是有的。急急的派了太醫過來,怕到時反倒驚嚇了世子殿下。”

楊俊歎息道:“孩兒不肖,讓母後操心了。”李懷恩笑道:“世子殿下為皇後娘娘的親孫,自然心中記掛,來時皇後娘娘還曾說,若不是上封距大興太過遙遠,怕世子殿下年紀幼小受不起顛簸,倒想如同晉王世子一般,帶入宮中撫養。”楊俊不免又歎息了幾聲,心中卻暗暗不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