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佛陀轉生(2 / 2)

此時崔氏心情激蕩,對自己的命令也沒有多做考慮,春盈方才被派去通知秦王楊俊了,夏晴和冬雪在內庫盤點崔弘度送來的禮物。崔氏身邊卻隻剩下秋泠一人,而秋泠本就不善長此類事情,又一心撲在楊浩身上,所以對崔氏的命令也是毫不關心,心中反倒隱隱覺得,崔氏的命令是在給楊浩爭臉麵,心中還微微有些歡喜。

王府裏出了大喜事,崔氏心情舒暢,覺得甚至揚眉吐氣,甚至巴不得所有人都知道王世子能夠講話了,自然也不會刻意禁止仆役侍女談論此事,所以很快的,楊浩能夠開口說話的事情就在王府內人盡皆知了。

古代的人太無聊了,他們的文化娛樂生活過於單調,沒有電視、沒有電腦、沒有酒吧、沒有夜場,晚上連個吃串兒的地方都沒有,所以人們在精神上是空虛的,而精神空虛的人最喜歡幹的事情是什麼呢?就是看熱鬧和傳播小道消息,而還有什麼八卦能比王府裏的消息更吸引人呢!?所以,而隨著崔氏命令的發出,這個消息,開始像瘟疫一樣向王府外蔓延。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這樣,不論什麼樣的事,隻要經手的人多了,就會變了味道,哪怕是從秦王府傳出的消息也是一樣。崔氏的第一道命令,由於是給秦王的,仆役們就算有再大的膽子也不敢私下談起,所以倒也沒有傳出什麼不著邊際的話來,等到第二道命令,就開始有些變味了。

本身就是口訊,又是給自己兄長的,就連崔氏自己本身也將事情的經過稍稍誇大了一些,傳話的奴仆,為了給自家掙些麵子,不免又多了幾分渲染,所以此事流傳出去以後就變的有些似是而非了。

主要的意思是說,秦王妃為秦王世子楊浩祈天降福,不但楊浩口疾痊愈,能夠開口說話,而且靈智大開,變得聰慧無比,就連秦王妃給其兄長崔將軍的禮物,也是不足兩歲的楊浩親自挑選的。

而且聽聞在楊浩出生時,崔王妃難產?孩子無法降生,而就在危機時刻天際傳來誦經之聲,最終王妃與世子母子平安。想來秦王世子定是有宿慧在身,受諸天神佛保佑。所以才會如此與眾不同。

等到崔氏的第三個命令發出以後,外麵的流言就已徹底變得不著邊際了。流言的最終版本是這個樣子:大隋秦王世子楊浩,為上古佛陀轉生,出生時天降箴言,以蓮花相伴,初生之佛陀見眾生疾苦,遂發下宏願,欲度蒼生,借初生之靈,以大毅力大悟性修閉口禪兩年,終於悟通前世今生,陰陽道果,獲大法力大神通。於十月初十破關而出,拯救天下蒼生。。。。。。

這些都是崔氏所不知道的,而在此時,就算是知道了,崔氏也是不會放在心上的,畢竟隻是市井見的閑言碎語,當不得真,況且以崔氏對楊浩的溺愛,巴不得別人說他兒子是玉皇大帝轉世呢。

楊浩開口說話的事情才不多久就已經穿的沸沸揚揚,幾乎半個上封城的人都知道了,但在秦王府中卻還有一個人蒙在鼓裏,而那個人就是秦王楊俊。

秦王楊俊正端坐在王府的正殿之中,王府的正殿甚為開闊,殿頂覆蓋綠琉璃瓦,梁棟、鬥拱、簷角用彩色繪飾,門窗仿柱用黑漆油飾,門上有金漆獸麵錫環。殿中設有屏風和寶座,看上起莊嚴大氣,像一個縮小的宮廷一般。

楊俊坐在寶座上,秦王府屬下官員分兩邊入座,此時胡床雖然已經逐漸流行,但在正是場合,一眾官員還是席地而坐。

楊俊為人聰慧和善,但絕稱不上勤勉,往日裏便是一兩月也未必會特意將所有屬官召集在一起商量。而今日,之所以如此,卻是因為開皇楊堅有旨意頒下了。楊浩擺了這麼大的場麵卻是為了接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