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著名自行火炮與特種車輛(1)(3 / 3)

彈丸沿滑軌滑至炮尾裝填位置,裝填機上的推彈杆推彈入膛,發射裝藥則由人工裝填。

由於M110射程近,可靠性較差,美國陸軍決定對其進行改進。

改進型M110A1於1976年定型,1977年開始列裝。不過,這隻是一款過渡車型,產量也很有限。美國很快便在1978年推出了進一步改進的M110A2,1980年,該炮正式裝備部隊。

除美國外,M110係列也在北約各國及亞洲部分國家廣泛裝備。不過各國現役的該係列均以M110A2為主,隻有以色列、韓國和伊朗使用少量的M110。但是,由於155毫米級的自行榴彈炮已成世界主流,M110A2的軍旅生涯也是行將就木了。

七、ZTS“達納”152毫米自行火炮

ZTS“達納”152毫米自行火炮是在20世紀70年代為前捷克斯洛伐克陸軍研發的,於1980年首次公開亮相。其正確的捷克代號為Vzor77自行榴彈炮達納。底盤以太脫拉815(8×8)卡車為基礎,進行了大量改進,包括前部的全封閉裝甲駕駛室、中央的全封閉裝甲炮塔和移往尾部的引擎。前四個車輪有動力輔助轉向,標準設備有中央輪胎壓力調節係統以便駕駛員在行駛時調整輪胎壓力。178

152毫米榴彈炮俯仰範圍為-4°~+70°,炮塔旋轉範圍為左右各225°。炮塔旋轉和武器俯仰均為液壓控製,緊急情況下也可手動操縱。射擊前三具液壓千斤頂會降至地麵,尾部一具,兩側在第二個和第三個負重輪之間各一具。大炮有單擋板製退器,但無清煙器,標準配備包括輔助裝彈裝置。使用標準彈藥時,152毫米榴彈炮的射程為1.87萬米。射擊速率為30分鍾內每分鍾3發。彈藥包括破甲彈、高爆彈、照明彈和煙幕彈。

ZTS“達納”152毫米自行火炮改型車有:155毫米“祖紮那”。最新的車型,有許多改進,包括安裝了155毫米/45倍口徑大炮,此炮在發射遠程全膛底排彈時射程可達到3.96萬米。

新型155毫米/52倍口徑係統已被研發,相似的裝甲8X8底盤用於其他職能車輛。

八、MKF3自行榴彈炮(法國)

為了加強機械化旅的炮兵火力,換裝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使用的老式裝備,法國於1952年開始研製MKF3式155毫米自行榴彈炮,1955年製出樣炮,1957年向陸軍交付首批火炮。火炮由法國塔布兵工廠設計,底盤由羅昂兵工廠研製,火炮總裝和射擊試驗則由布爾日軍械研究製造中心完成。

法國MKF3式自行榴彈炮是世界上第一批裝155毫米榴彈炮的炮兵車輛。它和美國的M109自行榴彈炮一樣,都是1963年列裝的。該炮最大的“亮點”是用10多噸的底盤裝上155毫米口徑的榴彈炮,這在當時是很先進的。

在戰場上,MKF3式並非獨自行動,而是與AMX-VCA炮兵履帶車合為一個作戰單位,MKF3上裝大炮,AMX-VCA上裝人員和炮彈。但是兩輛車配合作戰,畢竟不如一輛炮車來得方便,因而當法國研製出更先進的GCT155自行榴彈炮後,MKF3式便逐步退出現役。

九、GCT式自行榴彈炮(法國)

GCT式自行榴彈炮也稱AU—F1式,是法國陸軍軍械工業集團於1969年開始研製的新型155毫米裝甲火炮,自1978年開始在法國陸軍中服役,也曾向阿拉伯和伊拉克出口。182

GCT式由炮身、搖架、反後坐裝置、自動裝彈係統、火控係統和車體等部分組成,其射程遠、機動性好,具備頗強的三防能力,可發射榴彈、火箭增程彈、發煙彈、照明彈等多種常規彈藥。但該炮也存在明顯不足:結構複雜,使用維護困難,價格昂貴。

十、“愷撒”自行榴彈炮(法國)

“愷撒”自行榴彈炮於1994年由法國地麵武器工業集團與洛爾工業公司合作研製而成。其將牽引式榴彈炮與載重卡車完美地嫁接在一起,為自行榴彈炮的未來發展開辟了廣闊的空間,在目前的軍火市場上具有較大的影響力,被譽為“快反輕騎兵”。該炮現已裝備法軍並銷往國外。

“愷撒”發射速度快,射程遠,結構堅固,戰術機動性極高。該炮在2分鍾內便可將2發炮彈發射到42千米處,並迅速撤出發射陣地,使敵人的反炮兵火力無“用武”之地。其尺寸和重量都較小,非常適合通過公路、鐵路、艦船和飛機進行遠程快速部署。

“愷撒”配彈甚多,除傳統普通榴彈外,還有底部排氣榴彈、全膛底部排氣增程彈、子母彈、布雷彈、訓練彈、發煙彈、照明彈、高爆彈和新一代精確製導炮彈等。其中,製式榴彈最大射程18.7千米,增程彈最大射程20.08千米,而遠程全膛底部排氣彈的最大射程則達42.5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