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幼稚的力量從何而來?(1)(2 / 3)

這也令人想起散文家八木義德的《老人的風景》:

一群穿著短裙短褲,露著纖長白腿的女孩子從眼前走過,我感到一片令人炫目的光芒。在這光芒的照射下,我的心裏如同過節一般,熱烈而喧鬧,身體也好像不由自主地飄了起來。我的視線緊緊地跟著那一隊超短裙,不肯離開。那裏是使我目眩的光源。終於,那光源從我的視野裏消失了,我的節日過去了,留下的隻有節後的寂寞與空蕩。

這裏,卡哇伊就是喪失功能的老人,用他色迷迷的視線,緊跟少女的超短裙?卡哇伊就是那“目眩的光源”?

這樣說來,卡哇伊還確實不好定義。但不好定義,恰恰就是卡哇伊表現出來的卡哇伊的地方。或者說是迷人的地方。

(三) 卡哇伊的詞源考

在《枕草子》之前的《萬葉集》裏,卡哇伊用“うつくし”(萬葉假名:宇都久誌)來表示。如“妻子みればめぐしうつくし”(卷五)、“うつくしと思へりけらし莫忘れと結びし紐の解くらく思へば”(卷二)。這個時候萬葉假名裏的“うつくし”是“愛”的意思,用來表示卡哇伊。之後,日本最古老的故事《竹取物語》(9世紀後半葉)的開首部分也有三寸法師的“うつくし”的記述。竹子裏有幼小的藏姬,是“うつくし”的,當然這裏作可愛用。

所以在《枕草子》之前,“うつくし”就表示卡哇伊,特別是用於幼孩。

而《枕草子》中的開首有“うつくしきもの、瓜に書きたる稚児の顔”,“メロンにかぶりついてる子供の顔。雀の雛にチュンチュンと呼びかけると、こちらにやってくる様子。”——這裏的“うつくし本質上就是幼小美和幼稚美。如小孩、雛鳥、浮萍、葵花等。

之後13世紀初寫成的《平家物語》,如卷二的那須與一的“十八九歲的嬌妻,真的很優美”。這裏“うつくし”充當了漢字的“美”。這種場合,美麗和可愛在兩方麵的意義上使用。

卡哇伊從詞源上說與“かはゆし”有關聯。原本“かはゆし”由來於“かほはゆし”,漢字表示為“顔映し”。從現代語義學來看的話,就是發出美麗的光輝,很注目等,也就是說,臉色發光,意味著健康樣子的用語就叫“かはゆし”。

但是“かはゆし”初出文獻是12世紀後半葉成立的《今昔物語集》。按照《古語大辭典》(小學館)的說法,“かはゆし”是目不忍睹的淒慘,可憐可悲的意思。而“かほはゆし”是良心苛責臉色變得赤紅,不好意思難為情的狀態,在用法上好像都具有負麵的意思。這是為什麼?

原來在當時的日本,這種語言屬於下層階級的俗語。當時是除貴族以外都不是人的時代。這種下品的語言,貴族階級是不使用的。但貴族認為下品的語言,對平民來說未必。“かはゆし”或許就當做卡哇伊的意思來使用。但是貴族再“貴”,卡哇伊所屬的語言也是需要的。這就是“うつくし”的最初誕生。

到了平安時代的後期,天皇家和攝關家開始出現家業爭紛,貴族權威下降。不得已開始使用已經嶄露頭角的武士。結果就是平清盛掌握了政權,開始了“武家”政治。這與至今為止出現的卑賤和蔑視的語言有聯係。“かはゆし”也是這樣。從“かはゆし”出生的可憐等否定意思開始淡薄,可愛的意思開始浮上。可能從這個時候生出了“可愛い”的漢字。與“うつくし”( 愛し)相融合。

1603年耶穌會刊行的小冊子裏,有“cauaij”的項目,表示催生同情、憐憫的情感,或抱有同情之念等。這樣來看,在那個時點,成為今日的卡哇伊原型的意思已經得到了確定。到了江戶時代就生出很多派生語的用例,如“可愛さ餘って憎さが百倍”(愛得越深恨得越切)這是句日本人誰都知道的歌舞妓中的名句。從“かはゆし”派生出“可愛い”的新語,或許就在這個時代登場的。

總之,先是用“うつくし” (美し、愛し)表示幼小和幼稚,然後再從“かはゆし”派生出“可愛い”。這裏可以看出卡哇伊變化發展的內在邏輯:首先是害羞,因為害羞臉熱得像火燒一般;其次變成可憐,臉紅起來很害羞的樣子讓人覺得可憐;最後變成可愛,招人喜歡。而這些內在性的東西,正是我們今天談論卡哇伊的一個最重要的支點。

(四) 幼小的就是可愛的

在四方田犬彥的筆下,卡哇伊原是一種近似嬰兒體態,外貌和心理特征的一種心緒。常具有圓胖雙頰、大眼睛、小鼻子、酒窩、高額頭、短下巴。在身體的形態上,則是不成比例的大頭小身體與粗短的四肢。在心理特征上,則表現出無助、天真、撒嬌、脆弱、孩子氣和好奇心。(參閱《卡哇伊論》築摩書房,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