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自治共和(1 / 2)

除了軍隊改編,另一件被廣泛談論的事情就是建立聯邦。

朱軍師搖頭晃腦的解釋:

“邦者,國也。大者為邦,小者為國。”

“聯者,聯合也,合縱聯橫是也。南北為縱,東西為橫。鐵國、九原、金國自西向東為橫,故曰聯。”

耿秀才略略有些微詞:“所謂國,當有王侯。有王之國,可稱王國;有公之國,可稱公國;有侯之國,可稱侯國。九原既有秦王,卻非秦王封地,是否可為一國,殿下三思。”

朱軍師這兩天但凡聽見別人稱呼他為“殿下”,笑得嘴角都能咧到後腦勺。

秦王殿下閉著眼皮擋住滿眼的喜悅,思忖一下讚同道:

“是不妥當。鐵金兩國是夫妻名分,九原稱國有僭越之嫌。”

耿秀才建言道:“殿下,自漢以降,郡國並行。朝廷直屬之地為郡,諸侯封建之地為國。如今九原這個情形,不若稱郡之名,行國之實。”

朱軍師心內大喜。封建,多麼親切而遙遠的名字。

所謂封建,封地建國也。封建製始於三代,終結於南北朝。

南北朝之後的中國在皇帝之外雖有王侯,但是王侯隻領有封地,並不能建國。封地逐漸演變為王侯單純的收入來源,王侯不管理封地內的具體事務,封地的管理官員由皇帝直接任命。其實中國自南北朝之後一直實行的是高度中央集權的帝製。

朱軍師一心回複三代之治,封建製度便是三代的一個顯著標誌。

於是二人興衝衝地找到孫一,建議九原雖實際上自立為一國,但因為不是王侯封地,在名稱上依照古法隻稱作郡。

孫一根本就不care,國、郡、州、省、state、province,你們隨便叫,一個符號而已。

孫一警告二人,少拿這些媽媽婆婆的瑣事來煩他。聯邦實行的製度是自治共和。所謂自治,就是三個國家各自獨立地管理內部事務;所謂共和,就是凡有大事,三個國家商量著辦。

九原想叫什麼名字,完全是九原的內政,孫一不會幹涉,聯邦也不會幹涉。

朱軍師深深感到力德爾爺言而有信,重回三代的夢想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南北朝之後的中國皇帝為了維護大一統都是封地而不建國,力德爾爺是卻是建國而不封地。兩廂對照,力德爾爺自然是毫無霸道野心的明君聖人,回複三代的王道樂土指日可待!

所以二人雖然吃了一鼻子灰,卻暗自喜氣洋洋。

二人召集鄉親父老稍微“自治”了一下,便宣布九原國的名字定為九原郡。可是,接下來鐵、金、九原三國如何“共和”,誰也說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