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子虛迎來記者團 鎮長細說鄉土味(2 / 3)

趙亮聽出端倪,明明是趙亞軍忘記在菜單上寫團魚火鍋這道菜,導致覃曉林將團魚肉隨意扔在地上,他卻賴覃曉林沒有處理團魚肉,明顯地以勢壓人。也不好說什麼,隻得對覃曉林說道:“趙叔叔就是那樣一個脾氣,你一向都是很尊重他的,算了,幹活吧。”

覃曉林中專學了廚師,本來好不容易托人走後門,才到鎮政府食堂上班,還不到三個月,也不敢得罪趙亞軍,不敢再說什麼,抓緊幹活去了。

趙亞軍見那麼圍觀的人還不過癮的樣子,大聲罵道:“****的們,還想看什麼熱鬧,要不要上來挨打?還不快動手幹活,小心老子扣你們的工錢。”眾人見了,哄笑一聲,各自開始幹起自己的活路。

趙亮見到,廚房裏麵各種菜堆積如山,摘菜的熟練摘菜,切肉的將墩子剁得咚咚地響,燒火的不斷地將整段的好木材放進灶膛,幾口大鍋熱氣騰騰,蒸菜屜籠有五六層,已經發出陣陣的香味,令人直流口水。他不解地問道:“來多少客人呀?這架勢,隻怕要招待幾百人?”

趙亞軍說道:“可不是,客人能有多少?主要是咱們自己人。準備了二十來桌。楊乾坤那個猾頭將今年的團年飯一起安排了。客人坐包間,鎮裏人就坐外麵。也該,辛苦一年,有錢無錢,總要團年。每年都要搞,隻是今年借接待記者的東風,規格高很多。”

趙亮說:“怎麼規格高?”

趙亞軍說:“去年團年,你是參加了的,主要是雞鴨魚肉之類的家常菜,今年就不一樣了。你看,團魚就有兩道,一道團魚火鍋,一道裙邊火鍋。野味有四五道。那個廚師在處理的,是麂子肉。豬肉呢,今年全用野豬肉,不用家養的。天上飛的,也有兩個火鍋,兩個炒菜。你看,那個是青樁火鍋,已經開始燉了,你不是經常在湖裏看到那個青樁嗎?腿長長的,嘴巴像鴨子一樣的那個。楊鎮長今年可是發善心了,要求我們,工作人員的餐標,和貴賓餐,一模一樣。這一桌的花費,往少裏說,也是一戶農民一年的收入。”

趙亮說:“二十多桌?有那麼多人嗎?怎麼也算不過來呀?”

趙亞軍得意地說道:“這個我有經驗,客人加上領導H縣裏的陪同人員,加上司機服務員,總共是五桌,鎮政府的全體工作人員,是十二桌,我們這些打雜的兩桌,還給丐幫預備一桌。”

趙亮很感興趣:“丐幫還有一桌?”

趙亞軍說道:“隻怕一桌還不夠。平常人家做紅白喜事,丐幫都要去桌把人,湊熱鬧,鎮政府有喜事,丐幫肯定會傾巢出動,這個麵子,他們會給的。所以,他們人來多了,我們廚房的就得讓一下。”

真是,生活到處是學問呀,就看有心沒有心。趙亮心裏暗自感慨。

趙亞軍拉起趙亮的手,紅著眼睛,滿嘴酒氣地說道:“趙亮,看到你,我就像看到了我的平狗兒,都四五年了,一點音訊沒有。”

趙亮心情一下子也黯淡起來,不知道如何安慰。他知道,自從平狗兒不見之後,趙亞軍喝酒更厲害,罵人更凶。四處委托人打聽兒子的下落,一旦聽說哪裏有失蹤的小孩,就天遠地遠地跑去尋訪。有時候別人故意整他,告訴他哪個山溝發現小孩屍體,像平狗兒,他急匆匆地跑過去,發現是豬的屍體。他也不後悔,下次仍然毫不懷疑,堅持前往實地查看。因此也耽誤了不少工作。鎮領導知道他兒子失蹤,多少體諒一點。要不然,早攆他回家了。

約十一時許,第一個瞭望哨卡打來電話:“進入本鎮地界了!”

本鎮地界,到鎮政府大約需要半個小時,文化敏和楊乾坤掐準時間,便帶著辦公室工作人員,拉著大大的橫幅,到鎮公所大門口迎接。

很快,5輛車到了,打頭的是縣裏的一輛桑塔那,縣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下了車,衝著書記鎮長微微一笑,算是招呼,也候在路邊。

第二輛是切諾基越野車,剛一停下,就衝下來兩個小夥子,一個手提攝像機,一個手裏拿著話筒,一看就是電視台的。

第三輛是一輛夏利車,下來拿著錄音機的兩個小女孩,有人從車標上認出那是省廣播電台的記者。

第四輛車豐田霸道車上,緩緩下來一個中年人,身材頎長,頭發梳理得很整齊,風度翩翩,下得車來,環視四周,臉帶微笑。隨後一個小夥子,拿著相機,看起來是攝影記者。

當那中年人一下車的同時,第五輛藍鳥車上的縣委常委、宣傳部崔部長幾乎同時彈下車,跑到中年人身邊,誇張地笑道:“唐主任,一再請你在縣城休息一下,都不給麵子,直接下基層,作風過硬呀!”

唐記者淡然一笑,說:“時間緊呀,報社要稿子很急。諒解諒解,回程一定打攪。”

說話間,文化敏和楊乾坤等便圍了過來,大家一一作了介紹。文化敏就陪笑說:“各位領導記者們辛苦了,眼看到了午飯時間,是不是吃完飯再說。”

眾人便看著唐記者,看他如何說話,唯其馬首是瞻的樣子。

唐記者說:“大家都忙,我們還是先采訪吧,找個會議室,聽一下介紹。”

崔部長又一次嘖嘖稱讚:“唐主任精神可嘉,值得我們好好學習呀!隻是時間很緊了,是不是邊吃飯邊采訪?”

唐主任堅持先采訪,再吃飯。文化敏便借機插上話::“那就按照唐主任和崔部長的意見辦。我們準備了一個簡單的材料,大家先到會議室看一下材料,問幾個問題,不明白的地方,邊吃邊問,也是采訪,工作生活兩不誤。”

眾人便到會議室,邊聽文化敏介紹,邊看材料。

半小時後,文化敏介紹完畢,唐記者見大家無話,就主動說:“鎮裏的材料,搞得很紮實,說明鎮裏很重視這個工作。除了主題材料以外,令我感到意外的,還有兩個基本背景材料。第一個,伍子胥的故鄉在PA縣子虛鎮,申包胥義釋伍子胥的地點在子虛鎮;第二個,抗戰老英雄劉金山的事跡挖掘很清楚很感人。這兩個基本材料,對於我們理解楊乾坤同誌的先進事跡,很有幫助。接下來我們還要再詳細采訪。”

崔部長說:“雙胥精神令人奮進,子虛鎮這次還搞出了一個雙胥文化酒,也煩請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多多宣傳。”

唐記者連連點頭,又寒暄幾句,一行人,到了鎮政府食堂,早有100多人等候在那裏,見記者團進門,齊聲喊起來:“歡迎歡迎,熱烈歡迎!”口號完畢,雷鳴般的掌聲響起來。旁邊一群衣衫襤褸的人,原來是本地丐幫的主要領導,立即打起了鑼鼓,唱起了花鼓小調《迎貴賓》。

唐記者很享受這種場麵,他滿意地隨著主人,進入包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