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建議,在申公渡渡口,建起高達30米的紀念碑,紀念申包胥義釋伍子胥。形成強有力的文化載體。”
“我強烈建議,立即籌備申包胥義釋伍子胥2500周年紀念大會,於明年農曆五月召開,要比屈原紀念大會要搞得更有聲勢。”
“我建議,將子虛鎮的旅遊景點捆綁開發,挖掘與此有關的曆史傳說,比如全縣的著名景點鏡湖望月,當年申包胥伍子胥肯定也在那裏遊覽過,在一起飲酒吟詩作賦。還有他們喝的酒,與現在的黑山大曲是不是同一地址生產的?有的酒廠說自己的酒窖700年了,我們就搞個2500年的,看哪個還敢超越?搞年份酒,洞藏酒,子虛鎮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就看思想解放不。不解放思想,我們就隻有守著金山挨餓受窮。”
趙亮驚得目瞪口呆,想不到專家們思維如此開放,思想如此活躍。其實仔細一想,這些話真有道,真要是這樣開發,說不定子虛鎮的旅遊就火了呢。
在專家學者充分表達意見以後,宣傳部崔部長最後說:“我簡單說點不成熟的意見。”
崔部長不成熟的意見很長,一個小時才講完,主要講了三個方麵的問題,趙亮的記錄不一定很全麵。
首先是開場白,宣傳部長說:“參加這樣一次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會議,很受教育,深深感受到了我們省裏縣裏思想文化界的活力,這是我們不斷進步的寶貴財F縣裏應該珍惜大家的建議,逐一研究,將好的建議,迅速落實,一時條件還不具備的,不斷創造條件落實。”
接著,崔部長總結歸納了大家的意見,指出了宣傳忠孝節義的重大意義:“剛才,各位專家學者,從曆史的文化的經濟的現實的角度,全麵深入地闡述了伍子胥申包胥的忠孝節義精神,這個精神,融入了民族的血脈當中,鼓勵著我們一代代人努力前行,即使在今天,仍然不過時,具備強烈的現實指導意義。所謂忠孝節義,就是忠於國家忠於人民。所謂孝順,就是孝順父母,尊重長輩,尊重領導,所謂節,就是節操,節操就是骨氣,就是勇氣,就是向上的力量,所謂義氣,不是江湖義氣,而是信譽。我們搞市場經濟,就是要講信譽,這一點,特別重要。歸納起來,就是愛國主義。”
最後,崔部長講了自己的不成熟的小小意見:“我個人不成熟的看法呢,有兩點,第一個,就是為這個精神取個名字,就叫做雙胥精神,縣裏啊,搞一個文化工程,就叫做雙胥精神建設工程,雙胥,就是申包胥伍子胥,簡稱雙胥,便於宣傳記憶。第二點,要注重這個精神的傳承。今天給各位發的資料裏麵,有縣報上的一篇文章,可能各位專家沒有來得及注意,下來大家好好看看。”
崔部長語氣一下子沉重起來:“在子虛鎮,發現子虛鎮來曆的,是這位年輕的趙亮同誌。發現一個民族英雄的,還是這位趙亮同誌。他發現了民族英雄劉金山老先生,可惜劉金山不幸去世了。但是,他的精神很感動人啦。雙胥精神在劉金山老先生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他忠於祖國,以一己之力,與持槍的RB鬼子搏鬥。他長期無償為村民治病,成為老百姓心目中的活神仙。在他的身上,體現了一個義字。這是雙胥精神的傳承。大家好好看看這篇報道。我看了很受感動,同誌們,我們要向趙亮這樣的基層工作人員學習,一個自學成才的小夥子,挖掘了兩個大的典型報道。看來,生活是最寶貴的源泉,要深入生活呀。我負責地向大家表一個態,宣傳部馬上向上級建議,請省上的媒體,加大對於子虛鎮的宣傳,加大對於雙胥精神的宣傳。”
最後,崔部長補充說:“傳統文化,要產生現實生產力。剛才有同誌提到,要把雙胥文化與黑山酒廠的發展結合起來,這是很有眼光的建議。黑山酒廠,作為國有企業,要不斷學習,勇於創新,一定要好好思考,比如可以生產雙胥文化係列酒,隻有這個酒,才有資格代表源遠流長的楚文化!”
楊乾坤連連點頭,說:“一定馬上傳達部長指示,要酒廠開拓思路,不斷創新。”
崔部長說:“這是一個很好的策劃,這個策劃費,我就免收了哦,就當免費做貢獻了!”
崔部長高屋建瓴的講話,贏得了陣陣熱烈的掌聲,為這次研討會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散會以後,崔部長又把楊乾坤和趙亮拉到一旁,問起了趙亮的個人問題,他得知趙亮還是亦工亦農的身份,沉重地點點頭說:“乾坤同誌呀,這個事情你們要引起重視,不能既要馬兒跑,又不讓馬兒吃草。知識分子的待遇要跟上呀。你們出麵打報告證材料,我們出麵協調一下,解決趙亮同誌的商品糧待遇問題。”
楊乾坤馬上點頭說:“我們是有心無力呀,您作為常委部長,說了話,組織人事口肯定要賣麵子,趙亮,趕緊地,謝謝部長。”
以前,趙亮在農村多年,知道農村人分幾個級別。最高的是農村幹部,其次是貧下中農,最底層的是地富反壞右,每個級別的待遇是不一樣的。村長趙向發,就是土皇帝,會計副村長組長是他的大臣,享受著最好的待遇,各種優惠,賺錢的機遇,由他們享受。一般群眾比地富反壞右好些。隻要不安分守己,也算安穩。最苦最難的是地富反壞右,出大力義務修水利工程挖沼氣,冬天下水溝,繁重的體力勞動,就由他們承擔,一旦有了運動,就要掛牌遊村。他們孩子不說參軍,就是出門開個介紹信,都很難。
在鎮上混了一年多,趙亮才知道,城裏人也是有級別的。最基層的是臨時工,需要的時候臨時聘請,隨時可以辭退。往上是亦工亦農,雖說沒有商品糧戶口,工作還是比較穩定的,比如鎮政府食堂管理員趙亞軍和趙亮自己。再往上是城市工人,有商品糧戶口,但是從事著最底層的職業,比如蔬菜隊種地,比如站櫃台賣貨。要說工作體麵的,還是幹部,當然幹部還分20多級。
聽說自己將要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商品糧戶口,趙亮很激動,連聲向崔部長說:“感謝感謝!”
崔部長見他局促,也不多說話,與楊乾坤打趣幾句,就帶著專家離去。說是縣裏的主要領導很重視此事,晚上要宴請省城來的大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