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不甘寂寞瞎琢磨 歪打正著喜收獲(1 / 3)

趙亮拙於表達,著急起來,有些結巴,連話都說不清楚,卻善於觀察總結。時間長了,趙亮發現,鎮政府裏麵的公家人,工作很很簡單,用四個字來概括,就是開會下鄉。用兩個字來概括,就是喝酒。

開會,又分為務實和務虛兩種。

務實就是學習文件,傳達上級會議精神,布置任務。到縣裏開會的機會,隻有書記鎮長們,一般幹部難得到縣裏去一次,書記鎮長領會了精神回來,就召集大家開會傳達貫徹。參會的主要是機關幹部,有時候也叫上村裏的書記村長。

務虛就是思想交流,或者民主生活會,理論學習會。最新鮮的是民主生活會,下屬還可以給領導提意見。

趙亮作為記錄者,參與過一次幹部之間的思想交心民主生活會。

那次,按照上級的安排,鎮政府召開了民主生活會,楊乾坤要大家提批評意見。趙亮本來以為幹部們會放不開,沒有人敢提意見的。

想不到情形正好相反,民政委員率先帶頭,對鎮長進行批評:“楊鎮長,不是我批評你,很多群眾對你有意見。”

楊乾坤一愣,吃驚地看著民政委員。其他人也很詫異,平時溫順的他吃錯藥了吧?

民政委員不疾不徐地侃侃而談:“你自己都不知道,你太著急了,太想把工作搞好了,步子邁得太快,我們跟不上呀。好多同誌對此都有意見。我是怕你著急,一則對自己的身體不好,二則與同誌們的差距越來越大。”

楊乾坤方才緩和臉色,滿臉笑意地說:“不著急不行呀,我們子虛鎮,目前已經排名到全縣的第五位了,要是再不努力,就要滑下去,開會都不好意思見縣領導,隻得坐最後一排低下頭,腦袋都要到褲襠裏麵去才好。”

宣傳委員是個婦女,30歲出頭,老公在縣城,她是下來鍍金的,據說一直在努力調回城裏。自然也不甘落後,嬌滴滴地說:“鎮長,我也對你有意見。”

楊乾坤處變不驚:“隻管提,隻管提,我虛心接受。”

宣傳委員嚴肅地說:“我代表鎮政府的婦女對你提意見。你出差不帶女同誌,大家得不到開拓視野學習提升的機會,婦女進步就更慢了。”

楊乾坤思考了一會說:“你說的這個問題,有現實針對性,很好。有些男同誌出去很多次了,大江南北都考察過,女同誌出去的機會是少點。可是你們呢,也要理解。出差帶女同誌,有些人有意見。流言蜚語多,這個問題,我們下來還要商量一下,專題討論女同誌出差的問題,我的主要意見就是,女同誌今年組團出去一次,到延安去學習一下延安精神,順便到西安看看兵馬俑。”在場的女同誌都雀躍,紛紛讚歎楊乾坤知錯就改。

其他人醒悟過來,卻沒有新鮮話,跟著重複,說楊乾坤經常加班加點,不注意休息,工作不分分內分外,對下屬要求太嚴,如此雲雲。趙亮沒有社會經驗,缺乏和人打交道的能力,對這些批評,信以為真,心中還在感佩這些幹部,平日裏看起來恭謹溫順的這些幹部,真有膽量,關鍵時期,能夠敞開心扉,對鎮長提出認真的批評,因而記錄得十分認真。

最後,楊乾坤做了總結:“這次會議開的會很好,同誌們敞開心扉,相互交流,這是我們的活力來源。我們一定要不斷接受批評,改正缺點,繼續提高。趙亮,你要如實把這次民主生活會記錄下來,不回避缺點,報到縣委組織部。”

下鄉有兩種,一種是有硬性任務,征收公糧提留,這類事情吃力不討好,主要是一般幹部出麵。書記鎮長出麵的,都是好事,比如慰問軍屬烈屬,發撫恤金,報喜等。一類是陪同上級各個部門的工作人員調查研究,走馬觀花看情況,副書記副鎮長主要做這個事情。

四個字,歸納起來可以成為兩個字,就是喝酒

開會要喝酒,下鄉要喝酒,上級來人要喝酒。鄉村幹部講究不多,殺一隻雞,做一條魚,搞兩個農家小菜,將本鎮生產的黑山大曲倒上,就可以美美地喝一頓。

除了開會下鄉喝酒以外,鎮幹部的事情真不多,有些人經常上班時間晃一圈,就出去打牌。其實也不怪他們,確實沒有什麼事情做,在辦公室也隻有發呆,還消耗國家的電費。

當然,用最高標準來要求,也不是說無事可做。農村的事情,想做的話,做不完,調解糾紛呀,科技下鄉呀,扶植養殖大戶呀。可是沒有硬性要求和考核指標,一般人怎麼可能自找苦吃呢?何不輕鬆一點,瀟灑一點,開開心心過一生?

這就是部分思想落後的機關工作人員的狀態。趙亮板起指頭算了起來,鎮政府,不說精簡100人,精簡50人是絕對沒有問題的。這50人,可以種300畝地,可以增產100萬斤以上的稻穀,可以賣50萬元。要是養豬,每人養豬20頭,可以養1000頭豬。每頭豬賣500元,也是50萬元的收入。要是養鴨子呢?或者是養魚呢?無論如何,都要創造50萬元以上的效益。

可是眼下,不算辦公成本與各種消耗,僅僅工資這一塊,每人每月隻算500元的工資,老百姓卻要花費30萬元,來養活他們。加上福利與成本消耗,這一來一去,就是100萬元。全縣的鄉鎮有多少?隻算十來個,就是1000萬元。全省多少個縣呢?100個縣,每個縣1000萬元,是十個億呀。趙亮放佛看到了花花碌碌的鈔票在自己眼前晃動。十個億,要有多少卡車拉呢?怎麼想,趙亮也想不明白。

一個政府工作人員,一年各種綜合收入隻算1萬元,就要2萬斤稻穀養活。2萬斤稻穀,需要20畝地的產出,還不算農藥化肥人力成本。真正算起來,一個幹部,需要50畝地來養活。50畝地?趙亮嚇了一跳,這在舊社會,擁有50畝地,就是地主了。

他就下定決心,不做地主,不做廢物,不能讓老百姓白白養活自己。

趙亮想找點事情做。

可是,他是個文化幹事,崗位職責都沒有,除了做鎮長的生活秘書,沒有人告訴他該做什麼。鎮長出差多,經常到縣裏市裏省裏開會,一般不帶他,他也就閑在辦公室,整天琢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