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開發強大的風險管理工具體係(3 / 3)

(3)先進工具使風險管理成為價值創造的手段。風險管理實際上是對不確定性的管理。COSO委員會認為,全麵風險管理使管理當局能夠有效地應對不確定性以及由此帶來的風險和機會,增進價值創造的能力。過去,由於缺乏必要的風險管理工具,在規避風險的同時,往往也容易喪失掉盈利的機會。隨著工具的進步,借助風險識別和計量、風險緩釋、風險定價等各種專業化工具,銀行對業務內含的不確定性的認識和把握能力都得到顯著提高,有條件也有能力去主動選擇並承擔風險,識別和把握市場機會,這使得風險管理不再是經營的附庸,或者事後控製損失的工具,而真正成為價值創造的手段。

比方說,過去不少分支機構做客戶營銷比較盲目,沒有意識,當然也沒有能力對客戶群體作出有效的區分。現在,借助客戶評級工具,基本上可以做到比較直觀、定量地對客戶作出評價、甄別和取舍;輔之以其他的工具,銀行還可以比較準確地匡算客戶可能帶來的風險和回報,在此基礎上,可以對客戶實行差別化定價、提供差別化的服務,從而將有限的資源優先向高價值貢獻客戶配置,在降低“逆向選擇”風險的同時,提升了銀行的價值創造能力。

第二,工具不是風險管理的全部,更無法取代人的作用,工具功能的發揮有賴於使用者能否合理地運用O風險管理工具和風險管理本身並不是一回事,正如馬克思所說的,“機器不是經濟範疇,正像拉犁的牛不是經濟範疇一樣。”在生產力諸要素中,生產工具是死的,是沒有生命力的;隻有人是唯一能動要素,勞動者使用工具,並主導工具的變革創新。因此,工具固然重要,但不能迷信工具,具有能動性和創造力的勞動者才是最重要的。既要有工具,更需要有懂得運用、善於運用工具的人。

(1)完備的風險管理工具不等於完備的風險管理體係.在實務中不少人有一個認識誤區,簡單將風險管理工具與風險管理畫等號,認為有了一套管理工具覆蓋各類風險,就萬事大吉了。這種認識是很危險的。舉個例子,美國次級按揭危機中就涉及很多先進的金融風險管理工具,比如CDS、CDS等,以前很多專家對此是推崇有加,但是經過美國次貸危機之後,大家似乎都有些談CDO、CDS色變。其實,問題的根源並不是出在工具本身,而是我們過分依賴乃至迷信技術工具而忽略了真正的風險管理。事實證明,一味寄希望於先進的工具或所謂“金融煉金術”來消除風險是天方夜譚。這次美國次貸危機的根源,就在於對證券化基礎資產——次級按揭貸款的風險管理出了問題,諸多風險被樂觀的市場情緒以及看似完備的風險管理工具所掩蓋,通過資產證券化機製的不斷擴散、積聚和放大,最終波及整個金融市場。

(2)用好風險管理工具的關鍵在於使用工具的人。工具是沒有生命力的東西。體現風險管理的生命力和活力的是人,具體地說,取決於工具使用者的觀念、經驗以及對外部條件的認知。比如,在業務中出現一些問題,有的人動輒歸咎於製度不完善、風險管理工具有這樣那樣的缺陷,如果仔細分析,固然有製度和工具本身的不足,但更主要的原因往往是經辦機構、人員在理解、執行、運用管理工具方麵出現了偏差。這些現象在銀行業推廣風險政策底線、經濟資本計量、限額管理等風險管理工具過程中不時碰到,一些銀行分支機構習慣於穿新鞋走老路,粗放經營,那麼這些風險管理工具自然就無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了。

因此,首先還是要強調觀念的更新。不能總是把個鋤頭守著一畝三分地,要善於吸收先進的風險管理理念文化,學習掌握先進的風險管理理論和知識。先進工具的創新和移植並不困難,最困難的在於人的理念、文化和知識的提升,這並非一日之功。其次要重視經驗積累。一方麵,經驗決定乃至影響一個人的觀念。要得心應手地運用好工具,須有必要的經驗積累,經驗使人對風險有更強的專業敏感性和綜合判斷力,使人能夠真正駕馭工具,而不是異化為工具的奴隸。在西方先進銀行,專家的經驗受到很高的尊重。而經驗的傳承和積累,需要有一套機製,過去是師傅帶徒弟的傳幫帶模式,現在不能停留於此,要更多地通過製度、指引等文檔化的形式將其提煉、總結和固化。

(3)要在合適的環境使用合適的工具。每一種工具有其不同的適用環境。有些很好的風險管理工具,在先進國家可能很好用,但是移植過來可能會因為外部環境不具備、條件不成熟,使之沒有用武之地,就像有很好的漁具卻沒有地方可以下鉤。例如,在信用管理方麵穆迪公司有一個很著名的KMv風險計量工具,被許多國外金融機構所購買使用,反應很好。但是,專家研究表明,在我國目前的運用條件還不具備,因為這一工具比較適用於資本市場成熟地區的上市公司。

沒有最先進的工具,隻有最適用的工具。關鍵是要在合適的地方使用合適的工具。

因此,沒有最先進的工具,隻有最適用的工具,正如古人所說,“幹將為利,名聞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關鍵是要在合適的地方使用合適的工具。很多人在實務中往往容易忽略這個問題。例如,不少銀行機構還習以為常地將適用於大客戶的信用評級等風險管理工具,用於對小企業客戶的風險管理,結果自然是逾淮為枳了。

既要有好的工具,更要學習和應用好工具,這樣才能做到長纓在手,克敵製勝,在複雜的市場環境中真正駕馭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