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開發強大的風險管理工具體係(2 / 3)

凡是無法計量的,就無法控製。量化管理工具的引入,使得銀行風險管理發生了一個質的飛躍,有力支撐了現代商業銀行先進風險管理理念、機製、製度和流程的確立。

第二,從事後處置型工具為主向主動管理型工具發展。過去風險管理工具多為事後的、被動處置類型。以信貸業務為例,有貸款分類、不良資產重組、催收、核銷等,但真正事前的、主動的管理工具比較少。近年來,國內銀行在主動管理型工具方麵加大了創新力度,依托新的工具,推動風險關口前移。具體來說,不再是簡單、消極地規避風險,而是積極主動地識別、承擔和安排風險。例如,通過風險政策底線、風險限額、信貸審批指引、準入退出標準等工具,從源頭對風險進行主動的選擇和取舍;通過客戶評級、額度授信、風險定價、風險緩釋等工具,對客戶可能帶來的風險和收益進行合理安排,將風險管理融入客戶服務和授信方案中,實現風險管理向前端延伸。

第三,從批發業務風險管理工具為主,向覆蓋批發、零售、市場、操作等各類風險管理工具發展。過去風險管理主要著力點在於信用風險,而且基本上囿於批發信貸業務領域。近年來,根據業務轉型的戰略導向,國內銀行大力發展了零售、市場、操作等各類風險管理工具。例如,開展零售信貸業務評分卡的研發。在原先較為薄弱的市場風險、操作風險管理領域,也開始了風險管理工具庫的搭建,目前也基本上有了一套必備的工具,為實現全麵風險管理、推進巴塞爾新資本協議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第四,從單筆業務風險管理工具為主,向單筆業務和組合管理並重的方向發展。風險組合管理是現代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發展趨勢。理論研究和經營管理實踐都表明,風險安排的局部最優並不意味著全局最優,單筆交易的價值最大化並不等於整體的價值最大化。而要實現真正意義的組合管理,其必要的前提是有一套科學的風險計量工具和市場化的組合管理工具。例如,計量經濟資本的資產波動法,其數理統計模型就是建立在資產組合的相關性的基礎上。目前,組合管理工具除了經濟資本、風險限額(主要是行業風險限額)外,還有貸款證券化、貸款轉讓等。但是也應該看到,由於目前組合管理剛剛起步,同時還缺乏外部必要的市場環境(例如成熟的資產證券化、貸款轉讓市場以及信用衍生產品市場等),組合管理工具還需要進一步豐富和發展。

三\對風險管理工具的辯證認識

工具是勞動者智慧傳遞和表現的載體,風險管理工具亦然。一方麵,沒有工具就談不上風險管理,更談不上現代銀行的風險管理;另一方麵,有了工具並不代表實現了對風險的有效管控,關鍵還在於使用工具的人能否有效地用好工具。因此,對風險管理工具需要有一個全麵、理性的認識。

第_,工具落後直接製約生產力發展,風險管理工具的進步是快速提升風險管理能力的前提和基礎O所謂“弓矢不良,則羿不能中微”,落後的工具必然製約人的能力發揮和目標的實現;而擁有先進的工具,不僅能夠縮短必要的勞動時間,且能夠幫助勞動者突破其自身的生理、智識等條件的限製,提升和拓展其能力。據有關資料,1800年的英國紡織工人所生產的數量,相當於1785年的46個工人所能夠生產的總量,其原因很簡單,因為使用了先進的生產工具——蒸汽驅動的機器。銀行風險管理的實踐也證明,風險管理工具的進步,大大提升了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水平,突出體現於以下幾個方麵:

(1)先進工具的進步和解放促進了生產力。過去銀行風險管理大量依靠手工操作、依賴專家判斷。隨著業務的快速發展,需要借助先進工具來提高風險管理的效率和質量。以建設銀行的個貸業務為例,近年來總體上保持超過20%的增速,在這樣高速增長背景下,每4年總量就要翻一番,如果銀行還像以前那樣完全依賴手工模式進行信貸審批、貸後風險監控,顯然是不切實際的。西方先進銀行的做法是通過申請評分卡和行為評分卡等工具,實現對大部分零售貸款的審批、貸後的風險監控的IT化和標準化。個貸評分卡工具的研發應用,使信用卡自動審批比例可達到50%,個人住房貸款自動審批比例超過40%,這將大大提升風險管理的質量和效率,為零售信貸業務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風險管理支持保障。

(2)先進工具的進步使全麵風險管理成為可能。一方麵,依托專業化工具,實現了對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等各類風險敞口的全麵覆蓋和有效管控。過去銀行主要關注信用風險,也積累了不少經驗和工具,但是在市場風險、操作風險的管理方麵則相對欠缺。隨著金融市場的改革開放以及業務創新的深化,風險格局在不斷發生變化。幾年前畢馬威曾做過一個全球風險調查,調查結果顯示: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及其他風險所要求的風險資本占資本總額的比例,過去為55%、35%、5%和5%,調查時演變為40%、35%、20%和5%,將來可能演變成30%、25%、40%和5%。因此,隻有引入新的操作風險管理工具,才能做到對銀行風險的全麵管控。

另一方麵,通過現代風險管理工具,為全麵風險管理提供了統一的標準和平台。全麵風險管理不是對各項風險的簡單算術加總,正如兩個西瓜和一個蘋果無法直接相加一樣。但是通過經濟資本計量等先進風險管理工具,將原先不同特質、不可通約的各類風險,轉化為標準統一、可比較、可加總的形態,整合到全麵風險管理和資本約束的框架之下,同時,也使得業務的前中後台有了共同的“風險語言”和對話平台。應該說,這是銀行經營管理的一個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