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也有避免物理化學損傷的作用。不同部位的皮膚厚薄不一:腳底因為經常承受重力的摩擦較厚,暴露部位、勞動者的雙手雙肩可以增粗;皮膚對紫外線的阻擋能力根據顏色的深淺不一也不一樣,顏色越深,阻擋能力越強,反之,越弱——人被太陽曬黑,是人體通過增加皮膚黑色素,以阻擋過多紫外線傷害人體的調節手段。
眼、耳、口、鼻、喉各自分泌物的防禦功能。
頭部五官在一定程度上與人體內部相通,它們各自的分泌物對病原微生物有一定的殺傷作用。眼淚、唾液、痰液、耳屎、鼻涕等,均是人體對付外來入侵的手段之一。痰液和鼻涕是人體正常分泌物與異物的混合物,人體用咳嗽和噴嚏反射來排除它們。
當然,所有這些分泌物還有其他功能,比如眼淚潤滑眼球、衝刷異物,唾液消化食物等。
免疫係統的防禦功能。
免疫係統是人體防禦“外敵”入侵最廣泛、最強大的力量,它的重要生理功能是對“自己”和“非己”物質進行鑒別,對非己物質產生排斥效應,發揮保護作用。
免疫係統分為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分子。免疫器官是免疫細胞生長或定居的場所,包括骨髓、胸腺、淋巴結、脾髒等;免疫細胞有許多種,各有不同的功能,包括淋巴細胞、吞噬細胞、粒細胞等;免疫分子則是由免疫細胞(或非免疫細胞)製造的具有特殊功能的化學物質,包括抗體、補體、細胞因子等。
在人體內除了血液循環外,還存在著淋巴循環,它可以把從血管中滲出的一些成分回收後送回血管,沿途經過許多免疫器官,過濾掉有害物質,如細菌、毒素、癌細胞等。
免疫細胞可以吞噬或破壞進入體內的異物或老死、受損、異常的細胞。有的免疫細胞把細菌吞掉後犧牲,變成膿液;有的免疫細胞可以聯合其他種類的免疫細胞和各種免疫分子,向來自體內外的敵害衝殺;有的免疫細胞在發現外來入侵者時會釋放出“抗體”,抗體與入侵者結合,標示出入侵者的存在,引來吞噬細胞將其消滅。
在人的一生中,免疫係統的變化是有一定規律的。12歲之前,兒童的免疫係統還不夠完善,容易感染各種疾病。青年是免疫係統最完善的時期。進入中年以後,免疫器官尤其是胸腺逐漸衰退,免疫細胞和免疫分子的數量也逐漸減少,因而,中老年人的免疫力會有很大的衰退,各種疾病接踵而來。
一些生活和飲食上的因素會導致免疫力的下降。比如許多免疫物質都在肝髒合成,許多入侵者也在肝髒被消滅,但是酗酒、服藥、勞累、疾病等因素,都會破壞肝細胞,損害肝功能,使免疫力下降。
另外,情緒的大幅度波動,也會引起神經內分泌的變化,從而損害人的免疫係統。如果免疫功能低下,機體就容易被傳染上各種流行疾病,也易患癌症。
免疫係統在給我們帶來防禦的時候,也給我們帶來相應的麻煩。這就好比在自己的土地上與敵人作戰,可能會傷害我們的基礎設施,比如建築、橋梁等等;這也好比防盜門可以阻擋盜賊,同樣可以在丟了鑰匙的時候讓它的主人進不了門。
器官移植最大的障礙,就在怎樣才能克服人體對外來物質的抵製。每一項移植手術,後期在免疫抑製劑上所花費的代價遠遠超出手術本身。
過敏反應是因為免疫係統的作用過度所致——免疫係統對那些並不會傷害我們的物質進行了錯誤防禦,因此也稱“變態反應”。
其他。
眼睫毛、鼻毛也對微生物有一定機械阻擋作用,汗液有一定殺菌作用,陰道分泌物抑製有害細菌生長。
人體的代償和適應能力
在某一器官遭到一定程度破壞時,身體通過調整該器官或其他器官的功能、結構及代謝予以補償、代替,使之滿足身體正常運轉需要。我們把這一過程稱“代償”,它是機體一種重要的抗病功能。
代償可分為功能代償、結構代償和代謝代償三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