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朝廷班師回京城之後,皇帝趙匡胤便開始下令在全國招收新兵,用以加強軍隊的建設,而如今大宋自北向南還算穩固,除了北邊的遼國之外,全國上下倒還是平靜,可是趙匡胤的心中還是想恢複漢唐疆域,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讓大宋遠超漢唐,讓自己的功業也超過秦皇漢武,唐太宗等人。
是以廣募新兵。
趙德昭今日剛來到這兒,老遠就聽見這兒校場之上發出如雷般的號令聲以及兵器揮動發出的金屬聲響。
等趙德昭靠近的時候才發現此刻這裏的景象完全是另外一幅樣子。
一大群漢子成群結隊地站在塵土飛揚的泥地上,身上穿著板甲四件與皮甲,在陽光下,嶄新的衣甲閃閃發光,他們一個個汗流滿麵,個個手上拿著武器,正在訓練當中。
見到魏王前來,這些將士們全部都肅然起敬,用標準的軍禮請示著。
趙德昭擺手道:“你們繼續訓練,本王今日來不過就是看看新軍訓練得如何?”
這些新兵便又開始在教官的帶領下繼續操練著。
過了一炷香的時間,教官道:“休息一炷香時間,恢複體力,稍後繼續訓練。”
“得令。”這些新兵整齊地喊著。
教官見魏王一動不動地看著新兵操練,便趁著新兵休息片刻,來到趙德昭的身旁。
“末將見過魏王千歲。”這一個教官乃是遼人,這一次宋皇出征,便投降了宋軍,趙匡胤見此人帶兵有自己的一套法子,便招納了此人,這一次新兵訓練便任命了他,而且此人也是蕭思溫手下的將領,趙匡胤這麼做自然處於政治與其他方麵的考慮的。
“唔,不錯,確實有自己的一套法子,難怪父皇如此看重,不過今日本王來此還有一事相與你探討一下。”
“魏王高見,還請一說。”這個將領名叫蕭潛,他見魏王如此鄭重其事,便道,“千歲,此處說話不方便還是入了軍帳再說。”
“唔,那也好。”
二人入得軍帳,趙德昭便開門見山道:“蕭檢校,不知對於北方一事有何見解?”
蕭潛自然知道魏王趙德昭話中之言,他便思索片刻,直接道:“如今遼國陷入內亂,皇帝昏庸無能,治國無方,讓百姓長期處於戰火之中,我大宋陛下這幾年也一直想北征,隻是遼國雖亂,但上京卻位居北方大漠之中,若是要出征,則要興師動眾,對於目前來說,這一戰有些困難。”
趙德昭見蕭潛眉頭緊鎖,似有話要說,隻是憋在心中不知道要不要說出來的那種感覺,他便道:“蕭檢校但說無妨,說錯了本王也不會怪罪,這裏隻有你我二人。”
蕭潛抱拳道:“那我就說了。”
“…….”
“陛下此番雖滅漢國,可遼國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一時間它的根基還算穩固,所以短時間內大宋是不會派兵出征的,這也是陛下為何不在滅了漢國之後就勞師北上的緣故了。”
“蕭檢校說的很對,換做本王,本王也不會這麼兒戲的。”
軍帳之內,二人倒是說了不少。
“如今收歸了不少降卒,可是這人心難測,不知道那些人是否真心實意歸順我大宋?”趙德昭心道,他所顧慮的便是那些遼國上層的貴族,例如耶律休哥等人,至於蕭思溫,據趙德昭長春堂派人打探,此人卻是實實在在地歸順了大宋,而今趙德昭就在等待幽州那邊的情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