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踏馬北國 第六十五章 西南前變(1 / 2)

自從上次幽州之亂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遼國南部的局勢也發生了巨變。

幽州之亂,北地的局勢也發生了變化,尤其是在整個漢國政權全部並入大宋版圖之後,這一變化,讓遼國南境極其不穩定。

楊讚他們這個時候也已經趁著亂子離開了遼國南境,折返宋國邊境,而他們派去的長春堂武士已經在去遼國北境的路上。

他們已經在一路上奔波了許久,冷舞一直靠在楊讚的肩膀上,胯下的戰馬一刻不停地在月明星稀的星空下奔襲。

原野上的荒草已經長得老高了,身後的黑衣黑甲騎兵已經奔波幾日。

“馭——大夥兒休息片刻。”楊讚急揮鞭子,調轉馬頭,朝後一問。

身後幾百匹黑馬以及幾百個武士全部勒住韁繩。

楊讚道:“馬上就要入宋境了,大夥兒休息一陣,自有殿下派來的人馬接應。”

冷舞從馬上下來,步行與楊讚走到一塊兒,“據說主上已經將目標對準了西南。”

“是啊,主上的思慮豈是我們可以判定的,不久之後,西南恐有大變。”

楊讚與冷舞二人將目光看向西南方向,夜晚的清風徐徐吹來,眼下他們快要到達易州城了,再過二三個時辰,又是新的一日了。

遠處的易州城給人一種全新的感覺,楊讚明白了這幾個月內,大宋在此城的構築了一道堅固的城牆,將易州修繕拓展開去。

不久之後,自啟明星升起,遠處的易水河岸之處,有好幾十艘船隻自下遊徐徐渡來。

楊讚等人一見,便立即跨馬趕赴易水河畔。

“風蕭蕭兮易水寒,不過我們不是荊軻,耶律璟也不是秦王政……”易水河畔,隨風舞動的枯草發出沙沙的聲響,不過這節奏卻是輕快的。

……

西南邊陲之地,群山起伏連綿不斷,蒼翠群山之內,這裏是大理國疆域。

南詔尊聖二年(929年),楊幹貞奪趙善政之位,建大義寧國,改元興聖。其弟楊詔指段思平有帝王之相,疑懼之下楊幹貞下令追殺段思平,公元937年,後晉通海節度使段思平聯合洱海地區貴族高方、董伽羅滅大義寧國,定都羊苴咩城(今雲南大理),國號“大理”。

大理國國都羊苴咩城,城內自東西而建造,圍繞湖泊聚城。

一間民居之內,一個十九歲的青年正仰望天空中的啟明星。

啟明星微微弱弱,如螢火蟲般的光亮。

此人正是段小樓,隻見他蹙眉凝望夜空,一道彗星忽然間掃落夜空。

忽然,院子外麵的門被推開了,一個老僧人從外麵走了進來,他穿著黃杉布衣,彎腰拱手道:“阿彌陀佛,貧僧一願 見過郎君。”老僧見到段小樓之後,眼睛之中便閃現淚光。

段小樓不再去看夜空,而道:“見過一願師傅。”

一願道:“這些年郎君過得如何,自崇聖寺一別之後,已經三四載。”

“自一別之後,信叔過得如何?”段小樓不再稱呼那人為一願,反而稱道“信叔 ”。

那老僧苦笑道:“好久沒聽到郎君這樣叫某了。”

被稱作信叔之人,乃是段思英當皇帝時期的侍衛,此人忠心不二,這些年一直追隨在遜帝段思英身旁,段思英被自己的叔叔被逼出家之後,他便也在大理國崇聖寺內出家,不過自從段小樓逃出崇聖寺之後,其父段思英便被段思聰以一杯毒酒賜死,卻唯獨沒有賜死其餘人等…….老僧一想到這兒便唏噓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