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節 企業內部轉讓價格(3 / 3)

當甲部門生產能力閑置時,對內銷售不會影響其對外銷售量,這時的機會成本為0。此時,內部轉讓價格=80元+0元=80元

4、為了鼓勵甲部門使用閑置的生產能力,可以采用雙重的內部轉讓價格,或是以高於甲部門變動成本但低於變動成本加最終貢獻邊際之間的某以數額作為轉讓價格(在80元至92元=80元+12元之間),從而讓甲部門分享6000元貢獻邊際的一部分。假設以84元為內部轉讓價格,甲、乙的貢獻邊際計算如下。

甲部門:

單位售價 84元

單位變動成本 80元

單位貢獻邊際 4元

銷售量 500件

貢獻邊際 2000元

乙部門:

單位售價 200元

單位變動成本

A部件 84元

加工費 82元

銷售費 26元 192元

單位貢獻邊際 8元

銷售量 500件

貢獻邊際 4000元

本章關鍵術語

集權管理(Centralization Management)分權管理(Decentralization Management)職能失調行為(Dysfunctional Behavior)目標一致性(Goal Congruence )責任會計係統(Responsibility Accounting System)責任預算(Responsibility Budget)業績報告(Performance Report)責任中心(Responsibility Center)成本中心(Cost Center) 收入中心(Revenue Center) 利潤中心(Profit Center) 投資中心(Investment Center) 標準成本中心(Standard Cost Center)酌量性成本中心(Discretionary Cost Center)可控成本(Controllable Cost)不可控成本(Uncontrollable Cost)分部經理邊際(Performance Margin) 分部邊際(Segment Margin) 投資報酬率(Return on Investment,簡稱ROI)剩餘收益(Residual Income,簡稱RI)稅息前利潤(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簡稱EBIT)內部轉讓價格(Interdivisional Transfer Price) 市場價格(Market Price)協商價格(Negotiated Price )雙重內部價格(Dual Interdivisional Price)複習思考題

1、集權管理的優缺點是什麼?

2、分權管理的優缺點是什麼?

3、什麼是責任會計?它和企業的管理體製關係如何?

4、責任會計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5、什麼是成本(費用)中心?以這類責任中心為基礎組織的責任會計有哪些主要特點?

6、成本中心與利潤中心有什麼不同?

7、什麼是利潤中心?什麼是投資中心?兩者有什麼區別?

8、責任中心的基本特征是什麼?

9、成本中心、利潤中心和投資中心的主要業績評價指標是什麼?

10、投資報酬率和剩餘收益的優缺點是什麼?

11、什麼是內部轉讓價格?應怎樣根據企業內外的環境、條件正確地製定內部轉讓價格?以適應企業經營管理上的不同需要?

練習題

1、假設Y公司的某投資中心A原投資報酬率為20%,營業資產為250 000元,營業利潤為50 000元。現有一項業務,需借入資金100 000元,可獲利33 000元。

要求:(1)若以投資報酬率作為評價和評價投資中心A工作成果的依據,其是否願意投資於這項新的業務。(2)若以剩餘收益作為評價和評價投資中心A工作成果的依據,新項目要求的最低報酬率為12%,其是否願意投資於新的業務項目?

2、假設某企業下屬一分廠為成本中心。該成本中心下有A、B兩個生產車間。A、B兩個車間的可控成本及廠部的可控費用如下所示:

成本項目/A車間預算/A車間實際/B車間預算/B車間實際/廠部預算/廠部實際

直接材料/600000/560000/360000/320000/-/-

直接人工/60000/64000/28000/26000/-/-

製造費用/19000/24000/12000/14000/-/-

廠部可控費用:

管理人員薪金/-/-/-/-/14000/15600

折舊費/-/-/-/-/12000/12000

其他費用/-/-/-/-/8000/9000

要求:根據上述資料編製該分廠的成本工作業績報告。

3、 假設某投資中心的工作業績報告中的有關資料如下所示:

投資中心業績報告

項目/預算/實際/差異

銷售收入/-/180000/25000F

變動成本/96000/100000/-

貢獻邊際/-/-/-

固定成本/26000/-/240U

營業利潤/-/-/-

營業資產平均占用額/156000/134000/-

銷售利潤率

資產周轉率

投資報酬率

剩餘收益

(要求最低報酬率為18%)

要求:根據上述資料計算並填列該投資中心業績報告的各個空格項目。

4、設某企業有A、B兩個分部,A分部生產的半成品可以在外部市場進行銷售,也可以對內銷售給B分部繼續加工。一件半成品可加工成一件產成品,有關資料如下所示:

項目/A分部/B分部

完工半成品或產成品單位市場售價單位變動成本:/45元/80元

直接材料/15元/-

加工費用/18元/12元

銷售費用/3元/9元

固定費用/120000元/3000元

預計產量/1200件/120件

假定B分部考慮向A分部購買半成品120件,製成產品後出售。

要求:計算A、B兩個分部和企業均認為合理的內部轉讓價格,並說明理由。

5、富城有限公司的內部分為很多分部,其中M分部和N分部的截至200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部分資料如下:

M分部 /N分部

百萬元 /百萬元

截至2002年12月31日止年度淨利潤 8.4 11.2

固定資產賬麵淨值一2002年1月1日 40.0 64.0

固定資產購置一2002年1月2日 9.0 一

固定資產購置一2002年12月30日 一 13.6

截至2002年12月31日止年度累計折舊 (8.0) (12.4)

固定資產賬麵淨值一2002年12月31日 41.0 65.2

流動資產總額 23.0 20.4

資產總額一2002年12月31日 64.0 85.6

公司在年中沒有出售任何固定資產,折舊的計提是以使用中的資產為基礎計算。公司的資本成本是12%。

M分部和N分部截至200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預算資產和利潤與前一年度末的數字相同。此外,在2003年年初時公司將有一項新的投資項目,M分部和N分部均可選擇是否投資。該項投資將會給總資產帶來5千萬元的增幅和為公司在可預見的將來帶來每年7百萬元的淨利潤。

要求:(1)以“使用中的資產”為基礎,計算M分部和N分部截至200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投資報酬率和剩餘收益。(2)簡單評論M分部和N分部的2002年年度業績表現。(3)討論M分部和N分部是否會希望在2003年投資進行上述的投資項目。請提供數據支持你的論點。(4)描述並評論富城有限公司可使用的其它分部業績評價指標。

6、一家零售商店下設三個部門,最近經營不太景氣,就收集了一些數據來分析問題所在。該商店的營業麵積是1000平方米,銷售額為8千萬元,但利潤隻有50萬元。各部門的具體數據如下所示:

截止20×2年12月31日的經營年度(單位:萬元)

食品部 服裝部 玩具部

銷售額 3 550 2 400 2 050

銷售成本 2 860 1 650 1 320

直接人工和廣告費 240 340 540

營業麵積(平方米) 210 360 430

另外,諸如水電費和管理費用之類的間接成本是1千萬元,可按照各部門的營業麵積來分攤,還可以按照銷售額或別的標準來分攤。現一家體育用品零售商有意租用該店20%的營業麵積,開價為年租金150萬元。

要求:(1)用你自己認為合理的財務分析方法來判斷三個部門的盈利狀況和業績表現。根據分析來給三個部門排名次,並說明理由。(2)試對當前(按營業麵積)分攤間接成本和按銷售額分攤間接成本兩種做法加以評論,並列舉其他可行的分攤方法。(3)評價並討論體育用品零售商有關租店麵的提議。考慮一下該零售商店還有哪些方法可以選擇。

案例:美國國內收入署、日本國稅局以及轉讓定價博弈世界各國的稅收當局都密切地關注著那些本國境內的外國公司的納稅情況。在美國,數額巨大的聯邦預算赤字使人們對這一問題有著格外的興趣。他們在想,那些外國公司是不是支付了公平的美國稅收?而這一問題的核心就是跨國公司不同國家的分公司間的轉讓定價問題。

1993年,美國國內收入署的調查結果宣稱,美國日產汽車公司以“不現實”的高價從日本進口客車及卡車,嚴重地影響了美國的稅收收入。而日產公司則稱,它們在美國的公司麵臨極其激烈的競爭,為了增加自己長期的市場份額,它們隻能長期維持比較低的邊際收益。爭辯的結果是,日產同意向美國國內收入署支付1.7億美元。而實際上,日產公司並沒有吃什麼虧,日本國稅局,也就是日本的稅收當局願意給它全額補償。1994年,日本國稅局指控在日本的可口可樂公司以“過高”的價格從美國進口原材料,還向美國的總公司支付了“過高”的特許權使用費,通過這兩種方法來粉飾自己在當地的利潤。由此,日本國稅局判該公司支付共計1.5億美元的稅款和罰金。同時,日本國稅局還向歐洲的三家醫藥公司采取了類似的行動。所有這些關於什麼是“公平的”轉讓定價的爭論都源於沒有易觀察的市價。隨著國際間投資的持續增長,有關國際轉讓定價的爭論將很有可能繼續下去。

資料來源:查爾斯.T.霍恩格倫等著,王立彥等譯,《成本會計學——以管理為重心》(三友會計名著譯叢,原書第9版),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年。

案例分析要求:

1、結合本例說明內部轉讓價格在企業避稅方麵的作用。

2、結合本例說明國際內部轉讓價格有哪些特殊性?

練習題答案

1、(1)通過投入新項目,可以使投資中心A的投資報酬率由原來的20%提高到23.71%,所以投資中心A願意投資該項新業務;(2)通過投入新項目,可以使投資中心A的剩餘收益由原來的20000元提高到41 000元,所以投資中心A願意投資該項新業務。

2、分廠責任成本預算1113 000元,實際1044 600元。

3、預算的投資報酬率、剩餘收益分別為:21%和4 920元。

4、如A分部無剩餘生產能力時,兩個分部均認為合理的內部轉移價格應在42元——45元之間。若A分部還有剩餘生產能力,兩個分部均認為合理的內部轉移價格應在33元——45元之間。

5、M分部投資報酬率13.13%,剩餘收益0.72百萬元;N分部投資報酬率15.56%,剩餘收益2.56百萬元。

6、根據利潤和貢獻邊際水平來判斷,業績表現最差的是玩具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