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楊寰宇定下的基調,又有了他指定的戰略方向,總參謀部這段時間要做的事情就變的非常明確了。以往,總參謀部的工作重心都放在北方。製定的計劃,大多是應對新疆方麵蘇俄的進攻、朝鮮半島日本的進攻,和俄羅斯複國軍在北方的進攻等情況下,華夏國防軍的各種應對和作戰方案。沒錯,就是俄羅斯複國軍的進攻,雖然他們現在是以華夏的小弟的麵目存在,可畢竟他們也是獨立的軍事集團,又怎麼可能不做防備?
隻是現在,總參謀部的工作重心就要做出調整,把計劃的目標轉向東南亞和澳洲,以及針對日本本土的作戰計劃,這些計劃製作起來很有些麻煩。首先就是總參謀部裏缺少相關的資料。以往製定北方的各種作戰計劃,雖然手上的資料也不完整,但好在朝鮮半島在被日本占領之前,一直都是華夏的藩國,從老舊檔案裏,還能多少找出一些地理山川水文之類的資料,雖然不很詳細,好歹還能用。而俄國方麵的資料,好在他們的總參謀長圖哈切夫斯基是楊寰宇的鐵杆小弟,自然是被楊寰宇以協助俄羅斯複國軍製定作戰計劃的名義,把他們手裏掌握的各種情報,一股腦的全複製了一份,存在了華夏的總參謀部。再加上,針對北方的各類作戰計劃裏,又是以本土防禦為主,所以都還順利。
但東南亞不同,過去,華夏雖然也是越南的宗主國,但華夏勢力主要都在越南北方。像暹羅、緬甸、老撾、柬埔寨這些國家,資料幾乎就是空白。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這些更是什麼資料都沒有。可想而知,這種情況下,要製定相應的各種作戰計劃,難度會有多大。作為總參謀部的老大,吳佩孚當然清楚這些情況。在會議結束之後,他第一時間前往軍事情報局,去見溫玉如,這時候,除了溫玉如,怕是再沒別人能幫到他了。
軍事情報局在名義上是隸屬於總參謀部的,隻是總參謀部平時無權幹涉軍事情報局的各項任務。不僅無權幹涉他們的任務,對軍事情報局上報核銷的各項經費,都是個模糊的數字。詳細的支出清單?對不起,那屬於絕對的機密,整個華夏也沒有幾個人能有查看的權限。
溫玉如對於吳佩孚的求助,當然不會推辭。事實上,在吳佩孚來找他之前,負責東南亞情報工作的韋昌迪早已經著手在做這部分的工作了。總參謀部需要了解這些東南亞國家的山川地形,人口聚集點,種族分布,曆年天氣水文,各地的產出之類的情報,韋昌迪他自己也同樣需要。
總參謀部需要這些情報,是要根據這些情報,做出相應的計劃和安排。例如選定的作戰目標和周圍城市的交通情況,敵人有援軍的話,根據交通狀況,多少時間能夠抵達。當地出產的物資有多少能充當進駐部隊的後勤補充,我軍需要為部隊準備的後勤補給該怎麼配置,運輸工具采用什麼。征用當地的民伕的話,能征到多少,這些民伕適合做些什麼等等,都要這些情報來支撐。
而對韋昌迪來說,這些情報他也是必不可少。當地民族的分布,這些人適合給他們配備什麼樣的武器,鼓動這些民族造反的話,需要鼓動的關鍵人物是誰,這個人的背景資料是什麼?當地的地形以及產出,能夠供養多大規模的造反軍隊。當地政府軍的實力,交通情況,出兵數量會是多少,他的物資補給點設在那裏合適等等。需要的情報的內容上或許有差異,但大多數情報的需求還是類似的。
這些情報雖然溫玉如手裏已經有了一部分,但吳佩孚若不是找上門來尋求幫助,溫玉如也不會屁顛屁顛的送上門去。在總參謀部並沒下達搜集這些地方的情報的時候,你們軍事情報局在搜集這些情報,是你們有相關的什麼計劃嗎?這不就成了不打自招地泄密了麼?現在吳佩孚找上了門,溫玉如也就爽快的把手頭上已經有了的情報給了吳佩孚一份。還缺什麼情報,他讓吳佩孚拉出清單,他再安排人去做針對性的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