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二章 聯盟的崩潰(上)(2 / 2)

隻是隨著GMD上台,他發現他想安穩度過後半生的希望可能都要泡湯。要是被解除軍權,他不相信蔣誌清會象楊寰宇那樣,念北洋的舊情。畢竟楊寰宇也算是北洋係裏成長起來的,算是北洋的後輩翹楚。對北洋老將們來說,還要念一份香火情。

這個時候,他就不得不考慮自己的退路。跟著李宗仁、馮玉祥宣布獨立,可以避免在第一線與李宗仁和馮玉祥對陣。不是蔣誌清嫡係部隊,還有比他更合適的炮灰部隊嗎?再者,宣布獨立,未嚐不是一種以進為退。多年的軍閥生涯,對於軍閥混戰期間,各路軍閥間的收買,倒戈和站隊,對他來說,經曆的太多了。蔣誌清想要用最小的代價解決他們南方數省的獨立問題,收買無疑是代價最小的辦法。而且,通過這種交易,範國璋有希望獲取一個安穩的退休,保障他後半生的太平。

所以,在馮玉祥、李宗仁匆匆忙忙擴軍的時候,範國璋並沒有這麼幹。貴州一向窮困貧瘠,七山二水一分田,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這都是對貴州最合適的描述。加上貴州想要招到合適的兵員也不容易,所以,範國璋積攢了點家底,也都偷偷的用在了在老家天津置辦產業上了。對於他的三十七師,他純粹當作了一個籌碼,從來沒當作是他自己的。

雖然也與蔣誌清的部隊有過幾次交火,但規模都不大,也沒給蔣誌清的部隊下過什麼狠手。說白了,他就是在為後期可能的交易做準備。與他交戰的蔣誌清的部隊,也在幾次交手後,了解了他的心思,所以,蔣誌清對南方各省的作戰重心,始終放在兩廣。範國璋他那裏能想到,對他的真正威脅,來自他背後的盟友?

在經過幾個月的訓練之後,馮玉祥的國民軍使用蘇製武器的四個師,已經能熟練使用他們的新武器,近戰雖然沒有過去的AK47威力大,不過中遠距離上,這些武器威力還是相當不錯。現在,馮玉祥需要的是一個與範國璋翻臉的借口,能抓住個翻臉的借口的話,或許在與李宗仁的聯盟還能勉強維持。不過這個借口還真的不太好找!

不過,這事難不倒馮玉祥。不合適直接翻臉,那就逼著範國璋自己和他翻臉。馮玉祥采用的手段,就是不斷讓自己的部下去擠壓範國璋的地盤。他讓駐紮在與貴州接壤的鎮雄的宋哲元第五師,不斷向畢節地區滲透。收煙館的保護費,去畢節的地盤上設卡收稅,最後發展到繳了畢節保安團的槍,直接派兵駐紮到了畢節城裏。可以說是得寸進尺,步步緊逼。

開始的時候,範國璋始終是忍讓的,設幾個卡,占去幾個煙館,損失雖有,但也不算很大。範國璋本著息事寧人,也知道馮玉祥國民軍擴編之後,資金壓力大,所以也就睜隻眼閉隻眼,就當沒看到。可繳了他保安團的槍,並且大模大樣地占領了畢節城,這徹底跨越了範國璋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