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二章 聯盟的崩潰(上)(1 / 2)

說起來,馮玉祥現在是很矛盾的,他對楊寰宇是既痛恨又羨慕。讓他痛恨的無疑就是,若沒有楊寰宇在印度洋對英國皇家海軍艦隊自信心的毀滅性打擊,並以此逼迫英國人在藏區問題上的退縮,現在的他豈會為軍餉軍械發愁?同時,他也羨慕楊寰宇,隻是他想不通,為什麼楊寰宇有一統華夏的力量卻不用。

他那裏想過,楊寰宇並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北方特區現有的力量,不過是自保,或許局部的戰爭不會怕,可全麵戰爭的準備並沒有做好。印度洋之戰,看似強大,可也是北方特區軍力的極限,楊寰宇已經把幾乎海軍全部的家底都用上了。旅順的海軍基地裏,就是個空殼。再讓楊寰宇調集這樣一股力量,早已力有不逮。

實際上,馮玉祥換個角度想,就能想明白,就如同他現在為軍餉軍械發愁一樣,軍隊實力需要經濟實力來支撐。孫文在籌劃北伐時對廣東的搜刮,讓他死了也無法歸葬家鄉。農民軍在湘贛的打土豪,最終無法立足,也不無這個原因。破壞容易建設難,特別是經濟建設,沒有經濟做後盾,一切都不能長久。

和米夫之間的談判,在磕磕碰碰中,終於達成了一個意向。共產國際在國民軍裏派遣代表團,指導國民軍的政治活動,派遣顧問團,幫助國民軍訓練,使用蘇式武器。出兵貴州,打通與湘贛農民軍之間的聯係。對應的,蘇俄向馮玉祥提供一切必要的援助。

有了蘇俄的支持,馮玉祥終於暫時擺脫的經濟上的困擾,但出兵貴州又成了現實問題。對於貴州現在的統治者範國璋的三十七師,馮玉祥並沒看在眼裏。但他擔心這會打破現在與李宗仁一起開啟的聯盟,這個反應將會是一種連鎖反應。現在,這個聯盟的存在,他可以順利的從廣西的欽州港接受蘇俄的援助。這個聯盟破裂以後呢?李宗仁會有什麼反應?會不會也引發與李宗仁之間的決裂?

如果那樣的局麵出現,雲南的地理環境注定了處於一種被包夾之中。馮玉祥還沒想到,正是他的這種破壞聯盟的行動,以致導致李宗仁與範國璋再次投入蔣誌清的陣營,而他也被迫下野,這也是策劃這次合作的米夫所沒想到的。米夫的本意是想在華夏南方建立起一個紅色蘇維埃,沒想到他策動馮玉祥與李宗仁聯盟的破裂,直接導致了華夏南方政治局麵的簡單化,變相的幫了蔣誌清的忙。

做為宣布了貴州獨立後,占據貴州的範國璋來說,他的這一舉動其實是不滿GMD上台後,對異己力量的排斥。範國璋出身北洋直係,並且在護法戰爭時期,就與陳潛率領的護國軍作過戰。雖然他後期通電倡議和平,沒與GMD徹底翻臉,可也沒得什麼好處。特別是,因為這事,他得罪了段祺瑞而被撤職。等到楊寰宇掌握軍權,他出任三十七師師長,可他心裏明白,他也就是個過渡人物。不過,他也認命了,等有人接替,體麵的退休也就是了。想必楊寰宇不會讓他的後半生日子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