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華夏主動幫漢誌爭得科威特的控製權,和華夏海軍幫助漢誌組建漢誌海軍,並贈送給漢誌兩艘輕巡洋艦,伊本·沙特當然非常滿意。隻是在滿意背後,他原本想要華夏撤軍的要求卻再也無法開口。在自己的國家裏,另一個國家駐紮著一支實力遠超自己國家軍隊的一支軍隊。不管怎麼安慰自己,伊本·沙特都有一種如芒在背的感覺。好在華夏在漢誌腹地,隻有杜爾瑪和納季蘭兩座軍事基地。其它的基地和控製區,全部在沿海。
對於華夏要求他不再繼續向周邊擴張,伊本·沙特是不得不答應,這也讓他感覺非常不爽。楊寰宇的這種行為,無疑是在向外界宣布,他是漢誌的太上皇。可他知道,現在的他,真的沒實力和華夏叫板。不過,他還是想到了一個表示不滿的辦法。
在派人接受科威特的控製權之後,伊本·沙特宣布新的漢誌王國改名,改稱沙特阿拉伯。是他沙特的阿拉伯,而不是別人的!或者也可以理解為阿拉伯是他沙特的。
對於伊本·沙特這種不滿的發泄,楊寰宇不以為意,俗話說,鬥米恩升米仇。華夏幫漢誌吞並了幾十個酋長國,又豈是升米?他現在關注的是怎麼把劃進自己租借地的卡塔爾的油田開發出來。雖然在名義上,整個漢誌,現在叫沙特阿拉伯了。整個沙特阿拉伯發現的油田和礦藏,華夏都有優先開發權。但在沙特阿拉伯其它地方開發出來的油田礦藏都有沙特阿拉伯一半的權益,楊寰宇可不希望沙特阿拉伯發展的太快。二戰還沒爆發,整個世界的格局還沒穩定,楊寰宇不想讓沙特阿拉伯太引人注意。如果在沙特阿拉伯境內,大規模的開發油田,毫無疑問,在將來爆發的二戰中,沙特阿拉伯會變成所有人眼中超級肥肉。匹夫無罪,可是懷璧其罪啊。在自己的租借地裏,偷偷的開發才是正確的選擇。
在楊寰宇的授意下,丁文江帶著一支勘察隊,帶著幾台大型鑽機登上了前往卡塔爾的輪船。丁文江對楊寰宇告訴他的卡塔爾地下埋藏著豐富的石油深信不疑,因為就在波斯灣對麵的伊朗已經發現了大量的油田。根據地質學理論來說,波斯灣處於歐亞板塊和阿拉伯板塊擠壓的紮格羅斯斷裂帶上。從地質構造來講,波斯灣兩岸的油田生成條件是一樣的,差別隻在於埋藏深度可能不同。丁文江對楊寰宇能在那裏劃下一萬多平方公裏的租借地,感到由衷的佩服,隻要在那裏找到油田,那就是個取之不盡的聚寶盆。
其次楊寰宇關心的就是這些劃到華夏名下的基地的軍隊安排了。達曼軍港被放棄,取而代之的是卡塔爾租界區上的多哈港,楊寰宇要把多哈港和亞丁港,分別建成第一航母戰鬥群的兩個航母的母港。但是空軍和陸軍的分配確是有點捉襟見肘。毫無疑問,艾茲萊姆堡、亞丁港、馬西拉島租界區、卡塔爾租界區、納季蘭基地以及原來的杜爾瑪基地,六個地方都要安排空軍駐守,但在中東的華夏空軍,僅僅隻有四個飛行大隊。陸軍就更難辦,不說控製兩個海峽的岸炮基地缺少專業的炮兵,八個基地,那裏都不能缺少陸軍駐紮。從重要性來說,光卡塔爾租界區,駐紮一個師都顯得力量單薄,要護衛的區域實在太大了。
繼續往中東增兵,顯然已經很難得到伊本·沙特的支持。楊寰宇盤算來盤算去,空軍隻能在艾茲萊姆堡基地、馬西拉島租界區、納季蘭基地和杜爾瑪基地四個地方各駐紮一個飛行大隊。亞丁港和多哈港分別駐守一艘航母,把第一航母戰鬥群依舊一分為二。霍爾木茲海峽和曼德海峽,隻能再調去兩個團,從被俘的英國海軍戰俘裏選出教官去教他們操縱那些從軍艦上拆下來的大口徑大炮。
至於陸軍的駐紮,則是在卡塔爾半島駐紮第六師,杜爾瑪基地駐紮地四十五師,三十三師的四個團分別駐紮在艾茲萊姆堡、亞丁港、馬西拉島租界區、納季蘭基地,師部及師直屬駐紮在亞丁港。各處駐紮的部隊後勤,統一歸杜爾瑪基地調派。這樣雖然把三十三師近乎拆散,但在卡塔爾半島和杜爾瑪基地的兩個整編師卻是隨時可以調遣的拳頭力量,依舊具備足夠的威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