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一章 內戰再起(2 / 2)

正如楊寰宇預計的,隨著馮玉祥、李宗仁打出的反蔣旗號,四川的劉湘、貴州的範國璋、福建的李奎元也先後響應。加上在湘贛的GCD毛潤之的農民武裝,整個華南和西南全都亂了套。

最先受到進攻的就是廣東。廣東因為許崇智就任台灣總督,所以省主席依舊是陳炯明,但在廣東的駐軍卻是許崇智嫡係的二十一軍的三個師。陳炯明對他們沒有絲毫的影響力,他的嫡係部下葉舉部遠在山東。這也是當初楊寰宇為了互相牽製才做的安排。

如今,福建的李奎元要打通和李宗仁之間的聯絡通道。李宗仁更是需要廣州的洋人商行為他外銷鴉片和采購軍火,廣東是他們的必爭之地。而贛西南則是毛潤之的農民軍占據,在事實上切斷了蔣誌清對廣東的支援。好在廣東還有海路通道,可以從上海經香港,向廣州提供一部分支持。首先交火的就是桂軍六十六師李朝芳部和粵軍六十一師陳濟棠部。兩師在信宜一帶激戰,互有勝負。但這標誌著華夏內戰再起戰火。

在武漢的蔣誌清惱火非常。本來他在確認楊寰宇沒有與他開戰的意圖之後,正全力安排剿滅湘贛一帶的農民軍。但這個當口,胡漢民和汪兆銘卻提出遷都南京。他們提出的理由是楊寰宇遷都武漢,造就了武漢的繁華,也為大量民眾提供了無數的工作崗位。目前經濟低迷,遷都南京可以再次複製這一刺激經濟的效果。更讓蔣誌清啞口無言的是,胡漢民提出來的,孫文當年就是建都南京,並在那裏就任的臨時大總統,現在更是靈柩都安葬在南京。做為GMD,理應把首都遷回南京。他這個理由得到了GMD內部大多數人的讚同,所以,不管蔣誌清是否讚成,胡漢民和汪兆銘都跑到南京去了。現在,隻有他的軍委會和總司令部還留在武漢。

剿滅農民軍的行動一直不是很順利,先是駐贛州的陳調元十九師進攻不利損兵折將。在調駐南昌的袁祖銘二十五師加入進攻後,依舊成效不大。蔣誌清正準備再調湘潭的三十六師蕭耀南和永州的胡若愚六十九師,分兵四路進剿的時候,冒出了滇、桂、川、閩、貴這五省討蔣的亂子,這直接打亂了他的部署。

永州、懷化、遵義一線的胡若愚、盧漢、雲龍三個師都是滇軍改編而來。如今,這三個師既處在四川、貴州、廣西三省進入湖南的前沿,又被馮玉祥占據了他們的老窩,現在讓他們打回雲南也許還行,再讓他們去剿農民軍肯定是軍無戰心了。問題就在,讓他們打回雲南也不是件好事。想想楊寰宇為什麼把他們調出來就明白了。可是,不剿滅農民軍,又怎麼能打通廣東的通道,對這些名為反蔣,實為割據的軍閥進行各個擊破呢?真要丟了廣東,讓這些人的勢力連成一片,這華南和西南再要平定,可就不是件容易事了。